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 >
面对欧美“技术诱惑”与断供威胁,中日走向不同结局
来源:云掌财经华商韬略     时间:2023-02-10 22:53:16

文 | 华商韬略 600

2月7日,日本历经14年,耗资1万亿日元(约513亿人民币)的国产“大飞机”SpaceJet(又名MRJ)正式宣告研发失败。日本精心布局半个世纪的产业,崩了。

曾经,SpaceJet的研发在日本意义重大,如果研发成功,这将是日本的第一架国产飞机,同时还能帮助日本催生出一个全新的产业,甚至可能相当于曾经日产汽车带来的经济效益。


(资料图)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日本“大飞机”注定难产。日本自身市场规模本就不大,再加上日本“大飞机”势必要从欧美航空巨头口中抢食,因此势必迎来欧美的围堵,甚至可能产生另一个“东芝事件”。

曾参与中国第一架民用客机运-10研制后又任ARJ21研制首任总设计师的吴兴世直言:“欧美真正想遏制的并非一款飞机产品,而是一个技术能力赖以发展的平台”。

同样的围堵,实际上早就在中国国产飞机的研发时就已发生。

1985年,中国也曾如现在的日本一样,历时15年研制、融合了航空人心血、总投资达5.377亿元的运-10,最终尴尬收场。

彼时,运-10已经经历多次试飞,研发接近尾声,运-10的辉煌战绩立即引起了欧美飞机制造商的重视。

日后被并入波音公司的美国麦道公司副总裁就曾表示,如果中国量产运-10,麦道飞机就难以顺利打入中国市场。

1984年,麦道公司最先跑来进行“技术诱惑”,提出了有150个座位的大型民用飞机产品MD-80合作生产和MD-90国产化的中美干线飞机合作项目。

麦道只是先头部队,此后德国、法国空客等等纷纷与中国签订相关合作项目。

当时的运-10正面临尴尬境地,巨量的投入,却难以获得航空公司们的认可,甚至难以收回成本,很多人开始倾向“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欧美飞机制造商们的项目确实足够诱惑,但也提前挖好了陷阱。

1985年,运-10宣布落幕,而中国与欧美飞机制造商们的合作项目,也陆续因为种种原因被其公司暂停,直到1998年,全部项目均落空。

显然,他们一开始就盯上了运-10。

回过味来的吴兴世只得无奈感慨,当时对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把握得不是很好。

幸而,中国发展大飞机的梦想从未消失,痛定思痛,1999年,终于将“使中国能生产出在国际上属于先进水平的商用飞机,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民机产业”的目标明确。

2002年,支线飞机ARJ21(日本SpaceJet同样属于支线飞机)项目诞生。

同一时间,包括美国波音公司、德国多尼尔公司、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等在内的飞机制造商们再次祭出曾经的“技术诱惑”,纷纷表示希望和中国合作。

可同样的亏,怎么可能再吃第二次。

国家立即明确规定,可以引进项目,但不能与ARJ21产生直接竞争。

时任中航商飞总经理的汤小平压力重重:“最后争取到这次机会,如果再不成功,我们也没有脸和国家再提这事了。”

抱着如此心态,60岁的汤小平接下重担,曾经参与运-10的老人们汇聚一堂。

欧美的飞机制造商眼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ARJ21项目的一个供应商霍尼韦尔公司,以“要为波音的项目提供支持”为由,开始拖延ARJ21项目的进度。

另一家供应商柯林斯也迅速跟上,宣称如果霍尼韦尔出问题,他们也没法交付航电软件。

供应商接连断供,ARJ21项目只得负重而行。

幸而,ARJ21项目不辱使命,2008年11月28日,实现首飞。截止2022年底,更是已经实现运送旅客超560万人次,并凭借优异成绩远销海外。

ARJ21的成功,进一步坚定了中国航空人的梦想。

2007年,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立项。2022年12月C919正式交付,实现商用,中国彻底打破了空客和波音的垄断。

曾经历运-10落幕的老一辈中国航空人,不知再看到如今中日的两种不同现状后,会作何感想。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