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 >
肿瘤早筛不赚钱,“基因测序第一股”连续两年亏损,实控人欲套现1.63亿还债 世界新要闻
来源:时代财经     时间:2023-04-18 05:48:36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文若楠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连续2年亏损的“基因测序第一股”遭实控人和重要股东减持。


【资料图】

4月16日晚间,贝瑞基因(000710.SZ)披露公告称,高扬、侯颖拟将所持公司3.8085%股份转让给自然人黄麒玮,转让款1.63亿元将用于偿还股票质押融资协议下欠质权人的负债本金,以降低股票质押风险,质权人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高扬系贝瑞基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目前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侯颖为高扬的一致行动人,目前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针对本次股份转让,4月17日,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贝瑞基因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转让股份偿债事宜系实控人需求,与公司经营无关。

同日,贝瑞基因股东宏瓴思齐(珠海)并购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宏瓴并购”)计划在2023年1月10日(含)至2023年7月9日(含)期间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2127.63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6.0000%)。

2022年年报显示,宏瓴并购为贝瑞基因第三大股东,持股数量为3000万股,持股比例为8.46%,此次预计减持数量占其持股数量的比例高达70.92%。公告称,上述减持计划实施时间已过半,宏瓴并购尚未减持公司股份,本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受上述消息影响,4月17日,此前连续2日涨停的贝瑞基因盘中跌停,最终报收14.95元/股,跌9.94%,总市值53.01亿元。

业绩“变脸”,连续两年亏损

贝瑞基因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的基因检测服务和基因检测相关的设备、试剂销售。

2016年12月,贝瑞基因作价43亿元借壳*ST天仪,抢先华大基因(300676.SZ)上市,成为“基因测序第一股”。2017年8月,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公司控股股东由成都天兴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兴仪表”)变更为高扬。

2022年年报显示,贝瑞基因的第一大股东为天兴仪表,持股比例为12.41%。在本次股份转让前,高扬的持股比例为10.6063%,侯颖的持股比例为5.6981%,若本次股份转让完成,高扬和侯颖的持股比例将分别降低至8.1811%和4.3148%,两者合计12.4959%,与天兴仪表仅相差0.859%。

这引发了市场对贝瑞基因控制权稳定性的质疑。

“影响是有可能的,即可能会影响到原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控股权的稳定性。”知名财税审专家、江苏四维咨询集团首席咨询师刘志耕对时代财经分析指出,由于高扬个人不是控股股东,因此其必须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使其拥有能够控股的要求,如通过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扩大其对上市公司股份的控制比例或以此来巩固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

“特别是在本次转股之前,如果高扬原来的控股优势很微弱的情况下,更是要谨慎考虑,否则,很可能存在失去控股权的风险。”刘志耕称。

不过,在披露股份转让公告的同一天,贝瑞基因同时发布了一份由天兴仪表出具的《说明函》,天兴仪表明确表示,“充分认可并尊重高扬作为贝瑞基因实际控制人的地位,在符合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的情况下,支持高扬持续作为贝瑞基因的实际控制人”“本公司及本公司控制的主体不谋求对贝瑞基因的控制权,不谋求成为贝瑞基因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相比控制权的稳定性,对眼下的贝瑞基因而言,更严峻的问题是急转直下的业绩。

根据公告,2017-2019年,贝瑞基因实现营收分别为11.71亿元、14.40亿元和16.18亿元,同比增长27.07%、22.93%和12.35%;并以101.90%、103.41%、98.19%的完成率分别取得了2.33亿元、3.20亿元、3.97亿元的扣非净利润,累计完成业绩承诺的100.80%。

但业绩承诺期刚过,贝瑞基因的财报就开始“变脸”。2020-2022年,贝瑞基因营收、净利润双双走上下坡路,且在2021年、2022年出现连续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2020-2022年,贝瑞基因实现营收分别为15.40亿元、14.22亿元、13.68亿元,同比下滑4.78%、7.67%、3.81%;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7亿、-1.108亿元、-2.548亿元,同比下滑46.07%、152.60%、129.91%;实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45亿元、-1.302亿元、-1.739亿元,同比下滑61.03%、213.70%、33.53%。

针对业绩下滑原因,贝瑞基因在2020年、2021年年报中均提到新冠疫情对业绩带来的冲击。对于2022年的亏损,贝瑞基因则表示,原因之一在于基础科研业务报告期内受区域性订单波动影响,导致收入下降。

年报显示,贝瑞基因的基础科研业务主要是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测序分析服务。2022年,该项业务实现营收约2.16亿元,占公司营收总额的15.81%,同比2021年下滑31.31%,是包括医学检测服务、试剂销售、设备销售这几项主营业务在内营收降幅最大的板块。

对此,前述证券部相关人士对时代财经坦言,“贝瑞基因的基础科研业务实际上也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因为核心客户在北京和上海地区,2022年上半年疫情比较严重,一些项目没有再继续进行。”

另外,贝瑞基因的设备销售业务板块同样表现不佳。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该项业务实现营收9155.42万元,同比下降21.64%。

“受需求波动影响,测序仪出货量较2021年同期略有下降。”贝瑞基因在2022年年报中解释称。

押宝肿瘤早筛受挫,拿什么提振业绩?

就2022年亏损的原因,贝瑞基因提到,“联营企业投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增加”。投资不善,或是近年来贝瑞基因业绩受挫的另一面。

2022年,贝瑞基因的投资收益继续保持负数,为亏损5941.93万元。根据年报披露的数据,这一亏损主要由联营企业福建和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和瑞基因”)所导致。2022年,和瑞基因在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为亏损5633.17万元。

天眼查及贝瑞基因年报显示,和瑞基因成立于2017年,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主要从事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的肿瘤中晚期基因检测及肿瘤早筛早诊业务。贝瑞基因是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8.27%。

根据2022年年报,目前,和瑞基因已经拥有肝癌早筛产品“莱思宁”、多癌种早筛产品“全思宁”,另外在伴随诊断领域也有十余款基因检测产品。尽管承载着贝瑞基因对肿瘤基因检测业务的希冀,但和瑞基因的业绩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财报数据显示,2020-2022年,和瑞基因分别实现营收约1.28亿元、1.61亿元和1.34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亏损3.19亿元、3.06亿元和3.09亿元。

“和瑞基因是从公司的肿瘤部独立出去的,是公司参与肿瘤早筛业务的主要路径,公司不干涉和瑞基因的经营。实际上,不止和瑞基因,国内肿瘤早筛企业目前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因为前期研发投入大于经营能够产生的利润,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前述证券部相关人士告诉时代财经。

早在今年2月份,贝瑞基因宣布放弃对和瑞基因控股权的收购。“公司本次放弃收购权系基于肿瘤业务公司目前市场估值及业务经营情况,并结合公司及福建和瑞目前财务状况做出,符合公司现阶段发展安排。”贝瑞基因在2023年2月8日的公告中写道。

“虽然放弃了收购,但贝瑞基因仍然是和瑞基因的重要股东,可以看到我们的持股比例与其他持股较多的股东相差不多。”前述证券部相关人士告诉时代财经。

而投资者更关心的是,在押注肿瘤早筛赛道受挫之后,贝瑞基因又将依靠什么提振业绩?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