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 >
2023年的几个窗口期预判|世界实时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1-05 20:54:53

继工信披露了全年的工作原则和重点后,财政部也明确了今年财政工作的路线图。

总原则是“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具体的实施分三个方面,直接摘过来:


【资料图】

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

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规模加大,专项债用途范围扩大,转移支付增加。财政这头很清晰了,就等着看大会的整体预算框架了。

对于咱们二级来说,重要职能部门中,一行两会以及发改和科技部的整体工作框架,还有待清晰,保持跟踪。 昨天盘面上数字经济方向涨得最好,这个领域咱们拓荒很早。最近一年,我个人都奉行一个原则:到看图的阶段,便只做不说,避免挂旗杆的又来找我背锅,真的,现在的巨婴蔬菜越来越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件确定性的东西,前瞻把原理说清楚,低位讲三遍结束。涨起来后,是一波还是两波,自己做就是了,不再哔哔。

核心便是一句话:到看图的阶段,看资金强度的阶段,不要听各种大道理,大道理是底部听的。 半导体昨晚很热,大多数人没有分清楚,“去A线”和“纯C线”之间的区别。二手线跑得动,能出东西,这已经不是啥新鲜事了。但离我们纯C线,在28纳米基础上用“N+1”做出14纳米等效工艺,还需要时间。我还是原来那句话,咱二级狗别添乱,不要给正在做事的人,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应该学学海军的摄影大师们,即使真有,也排成渔船。有些话,用鸡毛信传就可以了,不要在网上写作文,这便是对攻城墙的人,最大的支持。 关于“抓住窗口”,来交流是啥窗口的比较多,我今天重点聊一下。

比如说,做消费的都知道,消费复苏的预期很高,可以做情绪,做反弹做修复都没毛病,但一季报出来时,消费会被证伪。但凡会看银行储蓄结构的都知道,老百姓没钱了,钱在富人手里,不消费也不投资。所以,刺激消费是伪命题,长期扩大内需建立内循环才是目标。基于这种认知,讲政府发钱的故事,是迟早证伪的。但产业链长的商品,进行重点补贴是可能的,比如汽车家电以及部分电子产品。

那么我们从二级的角度,做消费的窗口,不外乎是业绩证伪之前做。业绩证伪下跌后,再来交易一次疫情冲击结束的长期修复。一个短而急促的情绪窗口,一个非常需要耐心磨底的中长期修复窗口。 又比如,两次疫情峰值之间,会有一个窗口,大家都觉得“没事了,就这样”。交易完这个窗口,容易被疫情冲击的品种,该止盈的要止盈,因为后面的情绪又会随着新一波来临而变成“怎么又这样,没完没了”。

至于政策窗口更为直接,全年的信贷投放肯定是集中在前几个月,所以这是交易社融上升的窗口。而信贷投放压在前几个月放出去了,放完了必然会环比下降,那么这个时候便要转过头去交易实物工作量,交易企业由于现金流充沛带来的成长性机会,甚至是并购机会。

简而言之,今年想守着一个票,赚大钱,那么基本面功底要非常非常强。在2022年充分交易赛道之后,2023更多是跟随政策、产业以及货币等等非A因素,捕捉窗口“抢钱”的行情,窗口到了猛do,窗口没到只看不做,大开大合的打法,甚至会强于2022年。我个人配置仓的部分,2023年收益预期下调到15%,说白了,没怎么指望配置能赚钱,要超过这个目标也是滚仓带来的盈利,而非配置本身。要超额收益,得靠稳准狠的中线,逻辑驱动和资金驱动共振那种。

昨天市场开始分化,低位的股还在冲高,不过盘中有回落,各个细分领域的科技股(北斗导航,工业母机减速机,食品消费),这本质上是一种轮动。

从上图深圳15分钟级别走势图可知,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市场30分钟反弹一笔高点开始下落,然后有人博弈今天的反弹,期望能走成30分钟一笔反弹,其实是14:00之后,从15分钟级别开始反弹的,市场目前在通道型的上涨阶段,目前处于中轨道。

昨天的回落并没有到达通道的下轨,说明空头也不是很强大,多头在中轨就开始反弹。

昨天主要是权重在涨(保险五巨头尤其明显,在昨天你无论如何都看不出他们要涨),其它的补涨,主线分化。

那么今天会怎么走呢?美国股市下跌后的一个弱反弹,苹果和特斯拉都反弹了,中概股爆发,这对港股是一个利好,港股互联网ETF已经翻倍了,中概股遇到巨大的危机,然后也产生了巨大的机会,可惜我没有做,没有做的根本原因是,自己把握不住节奏,下跌的时候不买,而美股一旦上涨又是高开,在K线图上感觉不是很流畅,但是如果以均线来看,整体上涨上又很流畅,因此美股是重趋势,不像我们震荡这么激烈。

今天高开之后会有一个回落之后的冲高,来完成30分钟级别调整之后,再上涨。

现在做什么呢?

1业绩线。软控股份还没有出手就飞了,有内幕消息又怎么样?昨天出业绩了,但前面已经涨了十几个点了。

2数字经济继续挖掘别的分支。

3电力逻辑要等一等了。今年的大逻辑(光伏设备、风电设备以及煤炭价格都在下跌,市场炒了个系统集成商,但是系统集成商模式不好,事实上也就是炒一炒,很电力相关多公司都有系统集成商,但是核心的还是发电,尤其是绿色发电)。

4系统自动化改造一直在进行,只是业绩并不怎么样,但并不影响市场的炒作热情,民治电器我看了那么久,去年成妖了,也没有吃上。由此延伸出来的电机概念股,去年4月份也妖了一把,国家不是还出台了政策吗?要扶持电机的更新淘汰。其实这个政策一直都在,只是反映到上市公司业绩还需要时间,在今年应该会出一点点业绩,不过市场炒作的还是政策驱动,它也属于工业消费品的。

我想的是最好的年报之后开始,但现在市场已经急不可待了,因为去年跌的比较多,现在就是操作的窗口,期在年报出现之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