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 >
环球观焦点:“东数西算”启动一周年 数据中心分布有所改善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时间:2023-02-17 08:35:14

“东数西算”正式启动一年来,各级政府立体化推进“东数西算”工程,算力产业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数据中心过度集中在东部的局面获得一定改善。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的发展路径,为上下游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各级政府立体化推进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在各级政府的推进下,“东数西算”好消息频传。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以来,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算力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对于西部枢纽节点所在省份而言,“东数西算”工程是推动整体产业生态拓展深化,最终实现与东部地区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在相关省份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了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新年目标。

贵阳市贵安新区已成为全球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甘肃兰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全省算力资源统一调度服务平台加快建设。

2023年,贵州将抓住“数据”核心生产要素和“算力”核心生产力,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围绕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贵安新区主算力枢纽项目(一期)建成投用等。

宁夏将大力实施数字宁夏提质升级行动;内蒙古将全方位推进产业数字赋能;甘肃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在“东数西算”布局中,位于西部的数据中心旨在服务对传输时延要求不高、但数据计算和存储量较大的业务;东部的实时性业务则仍由邻近数据中心承担。

“公司的两个自建数据中心交付商用以来,一些客户将部分业务从东部迁移到西部地区,从而降低企业整体算力成本。”优刻得公共事务副总裁刘杰对记者说。

近年来,云计算上市公司优刻得一直在布局上游数据中心,其两大自建云基地就位于“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内蒙古乌兰察布和上海青浦。乌兰察布云基地已于2021年投产,引入了人工智能、零售、金融等领域的客户。2023年1月,青浦云基地迎来上海的科技企业米哈游、脑虎科技、此芯科技等首批入驻客户。

据2022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底,3家基础电信企业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机架数达81.8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4万个。其中,中西部地区机架数占比达21.9%,较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数据中心过度集中在东部的局面有所改善。

万国数据是领先的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与服务商。该公司过去重点部署的数据中心区域几乎全面覆盖了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东数”枢纽节点。

在政策引导下,万国数据在“西算”节点上的调研、洽谈和落地等正持续紧锣密鼓地进行。截至目前,万国数据在乌兰察布的在建、在用数据中心已有3座。

产业链共享政策红利

数据中心是“东数西算”工程的主要新型基础设施,围绕这一环节,上下游产业共享政策红利。例如,数字经济中爆发的算力需求和“东数西算”工程对算力资源配置的优化,为数据中心下游的云计算产业提供了可持续的增长动能。

“‘东数西算’工程推动企业使用算力的成本降低,从而加快其上云、用云步伐。在引导客户温冷业务西迁的过程中,优刻得高效运用东部紧张的算力承接实时性业务,提供混合云等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与客户共享政策红利。”刘杰说。

正如刘杰所言,实时性算力需求使东部枢纽节点上的数据中心仍然不可或缺。面对东部紧张的电力资源和严苛的能耗指标,“能耗大户”数据中心加快节能降碳转型发展,间接引发一系列“绿色机遇”。以一线及省会城市为大本营的万国数据对此感触颇深。

“服务器散热用能量大是数据中心高能耗的主要原因。传统上,我们使用风冷、水冷散热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等精细化管理减少散热用能。但当这一途径做到极致后,我们就必须依靠液冷技术。”万国数据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液冷是指以液体为冷却介质的散热方式,相比使用空气为冷却介质的空调散热系统,前者能效更高,从而进一步压低散热用能。国际数据公司IDC曾预计,2023年数据中心中至少有约40%将配备液冷技术解决方案。

“从我们第三方数据中心的视角来看,可能今年液冷赛道就会迎来爆发。因为就我们目前收到的订单中,客户都会要求在预订的机房中留出一部分使用液冷系统。这个量已经明显上来了。”万国数据相关人士说。

在该人士看来,目前液冷技术的成熟度已经较高,关键还要依靠整个产业生态将成本做低。记者了解到,在液冷需求显著拉升的同时,国内外领先的冷却液生产商,包括壳牌、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中石化等,都已经展开针对液冷技术的独立研发工作,同时也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压低成本。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