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 >
每日快讯!基金经理都在哪里被套了?需要新的变化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10-28 20:28:32

最近又到了公募基金三季报的密集披露期,这次看公募基金的三季报会非常有意思,因为三季度以来市场基本是一个单边下跌的走势,大部分板块个股都在下跌,所以无论这些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加仓了什么,他们大概率都是会被套住的。

换个说法,假如你去买他们三季度买了的股票,大概了是抄他们的底...

所以看公募基金的三季报,就变成了看公募基金们三季度加仓什么被套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新能源的大减仓

看这些公募基金的三季报还是非常有意思,我们会发现,很多基金经理的确是不太交易的。

比如大家熟悉的坤坤,兰兰,春春...

这些基金经理基本选择了恪守自己的能力圈,不做交易。

比如坤坤依然坚持在白酒互联网,春春也差不多坚守白酒互联网医药。

结果当然就是比较惨烈的,看了下这些基金经理今年的亏损都在30%-40%,近两年加在一起的业绩更是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这也是市场风格近乎极致的体现...

这些基金经理的季报关注价值其实是不大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兴全的几个基金经理。

比如谢治宇,他管理的产品在三季度大幅加仓了TMT,鹏鼎控股,立讯精密等苹果产业链的龙头公司,舜宇光学这种消费电子的龙头公司也得到了其大幅加仓,深信服这种计算机板块的龙头公司都进入到了他的前十大持仓当中。

而类似于通威这种新能源产业链的企业,大多都消失在了他的十大持仓当中。

另一个兴全的基金经理童兰动作更为夸张。

其管理的超百亿规模的兴全趋势产品全面清仓了持仓的宁德时代,德方纳米等新能源产业链公司,大幅加仓地产股,保利蛇口万科金地全面进入前十大持仓,此外也加仓了部分TMT公司,比如恒生电子,紫光国微。

另外兴全很多其他基金经理也加仓了TMT产业链,比如兴全合泰任相栋也加仓了立讯,鸿远电子。

同样加仓了地产的还有这两年非常亮眼的中庚邱栋荣。

邱栋荣在三季度大幅减仓了之前反复表示非常看好的互联网公司,加仓了地产,银行,以及部分医药股。

感觉邱老师更像一个趋势交易者,他的持仓往往都会是当季度表现比较强的方向。

兴全给人感觉逆向投资氛围更浓一些,愿意去买一些跌很多有价值但短期逻辑不顺的方向熬着,也愿意抛掉一些当季比较热门的方向。

至于坤坤这类基金经理更像是坐定的大师,认定了雷打不动,只买好公司,不择时。

也有人逆势加仓新能源

在部分基金经理对新能源大减仓的时候,也有基金经理在逆势加仓新能源。

比如信达澳银的冯明远,其管理的部分产品在三季度大幅加仓新能源。特别是组件企业得到了其大幅加仓,不少产品中晶澳天合从不在前十大持仓一口气买到了前两大持仓。其管理的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产品三季度前十大持仓九个都是新能源。

但比较奇怪的是他管理的其他产品对新能源加仓又相对较少...产品之间策略并不一致。

另外还有一个加仓了新能源的基金经理是银华基金的百亿基金经理李晓星,他在今年三季度大幅加仓了宁德和隆基。不过我看了下这个基金经理过去的交易,虽然管理规模很大,但交易也特别频繁,每个季度前十大重仓股都会出现巨大的轮换...

另外有一些靠着新能源发家的基金经理,由于产品性质和发家背景,依然大量持有新能源公司。

比如去年的冠军崔宸龙,其依然大量持仓新能源公司。

不过非常有趣的是他的持仓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

二季度持仓中锂电比较多,特别是动力电池,宁德亿纬国轩鹏辉都在持仓当中,三季度动力电池持仓减少,光伏持仓增加,而且增加的基本都是光伏硅片的持仓,上机数控新进前十大,中环也得到了加仓。

硅片目前被主流机构观点认为是供需格局最先变差的环节,当然也造就了其股价跌幅特别大,估值很低。估计去年的公募冠军有一些别的思考和想法吧,可以关注下这种逆势的布局是否会是正确的。

重仓新能源的广发刘格菘产品变化也不大,继续重仓光伏,抱住隆基天合晶澳阳光。

从这些公司走势来看他们也确实没有卖,大量的流通股绑定在广发基金手里。

不过广发基金经理中今年业绩较好的林英睿持仓特别有意思,没有参与任何新能源的抱团,买了一手银行和航空。一手买低估,一手博弈疫情政策变化。今年以来他的持仓基本都是这个风格,除了银行航空,偶尔有点地产,传媒...都是些没太多人关注的方向。

这个季度来看很多公募基金的持仓。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分歧。

这种分歧的本质其实是市场的混沌。目前就没有什么能形成共识的方向和板块,过去两年新能源是共识,未来新能源不一定是共识了,但哪里会是新的共识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共识会来到更不知道。

这种不知道,源于政策的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外部挑战的不确定性。

对应在市场上,也就表现为东炒一炒,西炒一炒。今天拉拉地产,明天搞搞信创,后天医药反弹,大后天抱团回到新能源。

要改变这种混沌急需的是政策的变化,经济大环境的变化。

举个例子,如果经济大环境不变化,现在比较强势的信创同样有逻辑问题。

要知道对于软件企业来说,to g端的信创大概只是其业务的一部分,其还有大量的业务是to b甚至to c的,这部分业务和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经济不好,企业不进行IT相关的资本开支,软件企业也很难实现业务的增长,信创持续上涨的逻辑就会面临挑战。

还是那个观点,只有当真正的变化出现时,也就是经济预期改善时,市场才有望走出混沌,找到新的方向,开始新的上涨。

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而且也不会让我们再等太久了。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