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 >
通州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新城 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江苏经济报     时间:2022-10-10 09:06:23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骨架,连接着千家万户,关系到群众的日常出行。交通的便捷程度,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未来走向。

十年来,通州放大区位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担当作为,从百姓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全力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随着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盐通高铁、通洋高速、锡通高速、宁启铁路二期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通车,彻底改变了通州交通格局。

交通蝶变、强势蓄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通州跃升长三角枢纽门户城市。通州区交通运输局吴佳佳局长表示:目前已经形成具备铁路、高架、地铁、公路的立体多维交通网络体系。未来,通州将加快推进S19通锡高速、226省道、通扬运河改线等重点工程,打造集“高铁、高速公路、轨交、快速路、航道”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新城。

全面融入南通主城区 最快15分钟直达

华灯初上,江海大道高架上,由南通向通州和由通州向南通的车流,车灯闪烁,形似两条游龙,颇为壮观。

今年7月,作为南通主城区与通州区之间的主要交通大动脉——江海大道东延工程地面道路正式通车,所有匝道口开放通行,这标志着江海大道东延工程全线贯通。

作为通州区衔接南通主城区的快速路,江海大道东延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南通“两环七横七纵”的快速路网体系,极大地推动通州与南通主城区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间互联互通,为通州加速融入南通主城、实现“跨江融合”赋能强劲动力。

据了解,该工程利用老路(金通公路)改扩建,采用连续高架+地面辅道的快速化方案。工程起于综艺集团东围墙,将机场互通连接线落地段桥梁顶升,向东全程连续高架,跨过珠江路后落地,采用主辅路顺接终点扬子江路,全长约10.6公里,其中高架桥约10公里、主辅路约0.6公里。全线共设置7对出入口,其中高架匝道6对、地面出入口1对。作为通州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工艺要求最复杂的工程,在南通首创采用钢箱梁顶推技术,并攻克全省唯一采用大节段支架现浇主跨120m变截面市政桥梁技术,该项工程今年荣获了中国铁建杯优质工程奖。

周末,家住南通市区城南的陈磊一家三口,从虹桥路驶上高架,通京大道转江海大道,不到半小时,就到达通州城区南山湖水街。

“我的业务在通州,几乎每天往返,过去开车单程50多分钟,江海大道东延段通车后,半小时就能跑一趟。”陈磊说,交通的便利直接扩大了工作、生活半径,“通州的环境很好,各种景点也多了,下午我们还准备去鲜花小镇转转。”

距离石江公路匝道口不到500米的江苏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过去企业员工和物流运输车辆都要从金沙绕行。江海大道东延地面道路畅通后,节省了企业不少运输成本。沃太能源工作人员施涓表示, 匝道口开了过后,我们可以很快到达主城区或者通过高架到其他地方,我们的物流更加畅通了,企业发展活力更加强劲了,今年我们产能达到15亿到20亿是没有太多问题的。

今年,通州区将以江海大道东延高架通车为契机,加快与主城双向融合,统筹布局城市生态业态、风格风貌、家具小品,全方位打造“一街一景”,增强城市吸引力。届时,将有更多包括南通主城居民在内的八方游客涌向通州。

随着东沙大桥及连接线、225省道新线、345国道南通东绕城段、人民路东延、龙盛大道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江海大道东延工程全线通车,15分钟直达南通主城,通州全面建成接轨南通“十二横十纵”路网体系,形成“城内成网,城外成环,互联互通”的通州路网新格局。

十年来,通州交通基础建设如火如荼,综合路网建设、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全速推进,创造了平安、畅通、文明的交通运输环境,让市民享受到了现代交通的便捷。十年来,通州推动道路改造提升,覆盖广泛、密度合理的城市路网不断完善,打通了路通财通的“筋骨脉络”,让更广阔区域内的群众搭上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加快融入长三角 构建“公铁空水”立体交通枢纽

9月16日,通州区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曹杨国总工程师介绍了正在建设的通锡高速公路海门至通州段工程和沪陕高速平广段扩建工程。

沪陕高速平广段扩建工程,通州区境内2.9公里,途经五接、平潮两个镇两个行政村居,目前已基本完成拆迁工作,项目正稳步推进中。

通锡高速公路海门至通州段工程(即南通绕城高速公路)项目路线起自海门沿江公路,终点止于沈海高速和沪苏通大桥北接线交叉位置新联枢纽。路线全长65.885公里,通州段境内48.37公里,沿线途经通州区二甲、东社、西亭、十总、石港、刘桥等6个乡镇,是崇海过江通道的重要连接道路。

曹杨国说,目前该项目主线搬迁基本完成,预计2023年年底建成通车,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通州对外快速路网的重要通道,对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高质量打造“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

近年来,通州成为国家、省、市重点交通工程建设的“垂青地”,高速公路建设更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初步形成“一横三纵”高速路网布局形态,基本实现与周边区县高速互联互通。

2020年7月1日,历经6年建成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这个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铁路大通道的咽喉工程,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锡通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彰显沪苏通城市群“揽江拥海、包容汇通”的恢宏气度。2020年12月30日,盐通高铁通车,整个东部沿海大动脉彻底贯通,“轨道上的通州”呼啸而来。

以大交通引导城乡空间集聚和功能布局优化,通州区全力构建对外大通道,随着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陆续开通,通苏嘉甬高速、北沿江高铁渐行渐近,南通新机场落户通州二甲,通州区作为未来的“北上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强支点、未来的长三角立体交通枢纽,发展优势不可限量。

作为南通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拥有空中“黄金走廊”的通州区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最引人瞩目的“桥头堡”。在去年举办的“高铁时代”南通州高质量发展2021’高峰论坛上,通州的区位特点和优势,成为专家热议的话题。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何建华认为,通州进入“高铁时代”,成为长江北岸“第一站”,沪苏通盐新发展轴的城市“副中心”,也是资源要素汇聚,强支点城市的动力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四五期间,通州区将牢牢抓住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等重特大项目建设机遇,着力打造现代化空铁枢纽,助力南通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门户。加快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线、如通苏湖城际前期研究,重点推进绕城高速、G40沪陕高速公路平潮至广陵段扩建工程建设,加快推进226省道通州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228国道通州段、345国道南通北绕城段、602省道通州段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全力保障通皋大道二期、西站大道二期建设、通扬运河改线、通州湾新出海口疏港航道节点工程等重大项目,全面提升重大交通枢纽互联互通,全力构建内畅外联的“公铁空水”立体交通枢纽。

全方位覆盖 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日益畅通

农村公路被誉交通网的“毛细血管”,近年来,一条条平坦开阔、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在通州遍地延伸,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农村发展的可喜变化。

在南通市区一家公司工作的陈先生经常开车去通州刘桥等乡镇办业务。“过去,车子一下高速公路,就感觉道路颠簸。”陈先生说,“现在路况好多了。镇区内的青年路、交通路、角通线、迎宾路、秀水路上,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我发现,其他通州乡镇间的农村公路也顺畅、平坦多了。”

农村公路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区农路办副主任瞿斌介绍,为了提升农路品质,改善道路通行环境,通州区今年计划对15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同时改造或建设农村桥梁11座,总投资近5300万元。

记者在十总镇骑四线看到,工人正在操作挖机,进行施工。施工方负责人介绍,骑四线起于骑金线平交口,终点为石江公路平交口,全长6.45公里。全线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 60km/h。目前骑四线已完成了3.1公里老路铣刨、基层补强及第一层再生水稳摊铺,项目预计12月中旬完工。家就在路边的村民季成浩告诉记者:“我家不仅有汽车,还有农用机械车辆,因为路况不好,进出很不方便。等这条路修好,对我家来说,出行真是太方便了。”

今年,为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通州对全区农村公路沿线急弯、陡坡、临水临崖、事故多发等危险路段,开展安防工程精细化提升466公里,每处危险区域树标志、画标线、路口进行安全处理。

从干线公路到偏远村道,一条条农村公路纵横交错,串联起了通州乡村风景线,编织出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络,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

通州区以“路通八方、州聚万家”农路品牌创建为契机,重点打造农路平安建设、美丽农路、智慧农路等样板提升工程,通过与党建品牌融合,给农村经济“强筋健骨”。2021年,通州区在五接、东社、兴东等镇(街道)选择6条环线,大力建设“美丽农路”。拥有开沙岛旅游度假区的五接镇以景区为主的“四好农路”循环线长约20.5公里,去年,这条环线被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向社会公众推介为全省10条“最美农路”之一。

通州重点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县道大中修及危桥改造等惠民实事工程,积极探索交通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进程。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发展模式,以“通路亮初心”党建品牌为抓手,依托党建的力量推进“四好农路”高质量发展,在“毛细血管”中注入红色基因。十总镇岸西村共有47人“分片包干”管护农路,其中12人是党员示范岗成员,村党总支书记华雪峰介绍,农路管护员在党员带领下尽心尽责,已创建南通市“四好农路”10公里。

近十年来交通发展,通州累计投入全区农路资金超1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超700公里,为人民群众出行创造更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截至目前,通州共有农村公路2044.213公里,连接城乡,直达百姓家门口,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通道”。全区农路列养率达100%,绿化率达99%,县道危桥全部改造完毕。并成功创建省级县道文明样板路、省级公路管养示范镇、省级农村公路管养达标镇等12个(条),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坚实保障。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