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诺伟)再度递表香港联交所,由高盛和中金公司联席保荐,此前在4月29日递交的材料已经失效。虽然自2019年至2021年底英诺伟一共经历了6轮融资,总金额合计近9亿元,于最后一轮C2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62.5亿元,但报告期内英诺伟仍处于持续亏损,并且截至2022年上半年负债净额也超过13亿元。
可能永远无法盈利
英诺伟成立于2009年,能够为泌尿外科、消化科等科室的非血管介入手术提供医学专科内窥镜、有源医疗器械及无源耗材整合解决方案。公司有包括9种内窥镜在内的33款产品在中国、美国、欧盟及/或日本获批。
(资料图片)
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英诺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7亿元、2.55亿元、0.98亿元;同期公司分别净亏损1.71亿元、6.95亿元、2.04亿元,也就是说近两年半英诺伟累计净亏损超过10亿元。
医药或医疗器械企业在IPO前连续亏损的情况并不少见,但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因为还没有产品实现商业化以及高昂的研发费用导致了亏损。英诺伟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该公司早在2010年就取得首款产品获批,目前有28种产品在中国取得上市批准,26种产品于国际主要市场获得上市批准,由此可见英诺伟的产品商业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是报告期内公司仍然产生了累计巨额亏损,招股书解释为主要是出于研发开支和运营相关行政开支。
并且英诺伟的亏损问题似乎并不容易解决,招股书的“风险因素”部分甚至显示,如果公司的任何候选产品未能通过临床试验或未获得监管批准,或者获得批准但未能得到市场认可,公司可能永远无法盈利。而根据招股书,英诺伟目前共有15种开发中产品,如果说其中任何一款在研产品不及预期都可能使英诺伟陷入永远无法盈利的境地,那么公司面临的产品商业化及推广压力着实不小。
除了亏损,英诺伟截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的负债净额也分别高达12.11亿元、13.51亿元。
曾因产品未能通过测试而遭处罚
2021年12月,英诺伟曾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没收37套输尿管支架及罚款44.32万元。
该生产批次的输尿管支架应当满足浸泡一分钟或以上的固定强度测试,而在被有关部门浸泡十分钟后,该产品未能通过固定强度测试。当英诺伟召回1929件输尿管支架时,有1892件产品已经被用于手术。
虽然英诺伟表示输尿管产品的该类缺陷不大可能造成伤害,公司也不会因为这次召回而被禁止生产输尿管支架,但由此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医疗器械产品在商业化之后仍然可能面临监管、处罚、召回等潜在风险,那么前文提到的15种在研产品想要获得商业化及推广成功并规避风险,难度可见一斑。
收购纠纷不断
招股书显示,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清医疗)自2016年起成为英诺伟的非全资附属公司;2022年2月通过公平磋商,英诺伟收购了周震华持有的安清医疗全部股权后,安清医疗成为英诺伟全资子公司。
但实际上,银柿财经发现,英诺伟对安清医疗的收购可谓一波三折,并且多次和周震华对簿公堂。
天眼查显示,周震华与安清医疗、英诺伟之间的股权转让纠纷从2019年起就风波不断。比如2020年10月,英诺伟、安清医疗就相关股权转让纠纷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被驳回,二审法律文书显示,周震华作为被上诉人表示其自2018年9月从安清医疗离职后产生的一系列诉讼都是安清医疗对其的报复;该文书还显示,双方的争议点在于安清医疗对周震华股权激励条件的完成情况等。
另外,周震华还先后诉英诺伟虚假宣传,诉英诺伟及英诺伟董事长严航损害安清医疗利益,包括在业界知名的“张江药谷”微信公众号、“东方财经·浦东”频道发布的视频内容中将安清医疗研发的涉案产品虚假宣传系由英诺伟公司研发等。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