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私募的仓位增减动作可谓大相径庭,你来我往间“较量”不断。
根据近期发布的产品月报,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在1月将权益净仓位从八成降至四成,沁源投资创始人吴鼎文也发文称现在不是认购基金的好时机。但另一方面,截至1月末,一家知名老牌宏观策略私募的权益仓位超过100%,沪上一家百亿级明星私募仓位也从四成提升至六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具体来看,谨慎者认为市场对复苏预期或存在一定偏差,而且未来美元弱势趋势可能面临阶段性逆转,从而对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构成压力。乐观者则表示,国内经济复苏仍有进一步改善空间,股票类资产仍将是未来的配置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机构的仓位存在分歧,但关注成长板块的机会渐成共识。头部私募认为,大盘蓝筹股经过阶段性反弹后,成长风格相对领先的概率提升。
李蓓显著减仓
去年成功抄底的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最新操作曝光。
半夏投资旗下代表产品月报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产品的权益、债券和商品净仓位分别为43.2%、9%和-15%,对比去年12月末来看,产品的权益净仓位从87.8%下降至43.2%,债券类净仓位则从5.9%上升到9%。
对于降低权益仓位,李蓓在月报中讲述了两点理由:一是通过观察节后的高频数据和若干前瞻的草根调研,节后需求总体偏弱,对于经济强复苏的预期可能会被证否;二是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依然非常紧张,通胀随时可能超预期,对于美联储的鸽派预期或遭遇挑战,美元弱势有可能面临的阶段性逆转也会对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构成压力。
除了李蓓,沁源投资创始人吴鼎文坦言:“公司产品净值已经连续5周创新高了,但我有些焦虑,因为产品业绩更多来自持股的估值抬升,而不是上市公司业绩的释放。客观说,我并不认为当下是认购产品的好时机,因此选择阶段性封闭。未来希望在美股、港股和A股的财报期能有所收获。”
头部私募仓位现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1月多家百亿级私募的仓位变化与半夏投资相反。
一家知名老牌宏观策略私募的产品月报显示,截至1月末,该产品多头权益仓位高达116.29%,而在去年末,产品权益仓位仅为43.74%。
该私募认为,1月国内复苏稳步推进,信贷需求改善,消费复苏良好,经济指标上行。与此同时,海外通胀如期回落,就业与经济仍有一定韧性,缓解了市场的下行担忧。展望未来,国内当下的经济复苏尚不全面,仍有进一步改善空间,支持经济的政策也将有所延续,因此后续预期与现实仍有同步上升的空间。另外,从海外情况来看,市场对于海外的衰退深度争议颇大,但至少当前距离深度衰退仍有距离,出口走弱对国内复苏也未造成严重的拖累,国内股票类资产仍将是未来的配置重点。
沪上一家百亿级明星私募月报也透露,今年1月底产品仓位在六成左右,相比于去年12月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1月外资净买入态势强劲,后续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外资流入趋势有望持续,市场结构性机会将持续涌现。
挖掘成长机会成共识
记者近日采访获悉,虽然在市场整体走势上,头部私募机构分歧加剧,但是谈及具体的投资方向,机构间仍然达成了一定共识。
李蓓认为,后续股票市场总体走势为震荡重心上移而非单边牛市,风格有可能从大盘价值切换到小盘成长。
上述宏观策略私募透露,1月组合基本延续对具有较高内生增长性的个股的配置,整体偏向成长风格。后续公司将着重关注市场内部结构与政策的引导方向,发掘一些内在增长能力强的行业及个股。
泰旸资产也表示,后续将偏好于成长类的资产。具体来看,对于消费、医药等行业,除了关注生活常态化和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回归以外,还将更多关注上市公司能否通过组织架构的变革、新的产品投放从而在复苏过程中实现超预期的业绩增长;而对于以新能源为代表的制造业,则需更多关注新技术的迭代以及竞争格局的变化,积极寻找能够享受到技术红利或者实现弯道超车的公司;对于互联网平台经济行业,可以关注各家企业降本增效的执行效率,以及新商业模式诞生的可能性。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