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走势很别扭,外资疯狂买入,内资一直砸盘,大家互道XX。
(相关资料图)
两种行为的背后其实代表着两种投资逻辑。
外资的思路是,在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疫情防控)改善后,国内经济有望逐步复苏,复苏力度和时间可能看不清楚,但复苏的趋势是确定的,于是持续回补仓位。
内资的思路是,我们从数据并没有看到明确的复苏发生,很可能复苏会来的比较晚,现在买了可能会有一段时间不赚钱,而且过去三年春节后都遭遇了灾难性的行情,不确定性太强,于是先等等,等到情况更加明晰,特别是要着重关注这个春节的消费数据。
很显然,外资是一种更长期的配置思路,而内资更多着眼于交易思路,前者看的很长,后者看的很短。
最近大家应该也能看到很多分析师,媒体,自媒体拿到一大堆数据去分析经济能不能回暖,有没有机会回升,什么时候可能见到数据的变化。
这其实就代表着国内主流资金的思路,大家都在等更明确的信号和拐点。
我自己做投资一定不会这样做,我更倾向于外资的思路,只要看到了趋势变化,我就会积极做多,因为我认为时间并不重要,我们也绝对判断不清楚精确的时间,与其疯狂卷,不如买入等待。
去年大家应该也听说过很多看宏观,择时的基金经理,结果大家应该也是了解的,就没见过谁取得好业绩的...
在投资中,很多人都喜欢去追求精确的正确,但事实是99.99%的人都没有能力追求到精确的正确,而当能力和目标不匹配时,结果大概率都是惨烈的。
认清自己,充分自知,选择与能力匹配的投资策略可能才是绝大部分投资者最好的归属。
元旦假期的复苏情况
当然,既然复苏是最重要的变量,我们还是要积极跟踪。在上周的最重要的变量!我为大家跟踪了元旦的一些高频数据情况,本周再为大家更新下近期的情况。
首先来看出行数据。
春运首周(1月7日-1月13日)整体出行数据同比22年大幅增长,但对比19年依然大幅下滑,全国累计发送旅客26102.5万人次,同比2022年农历同期+44%,较2019年农历同期-48.2%。其中民航发送旅客793万人次,同比去年34%,较2019年下滑35%。
这里我认为春运出行数据有一些失真,因为春运更多是统计的公共交通的数据,但就周围的情况来看,很多朋友因为新冠对公共交通有一些担忧选择了自驾回乡出游,自驾数据不会统计进入官方的春运数据中。
这也有数据支撑,中金公司跟踪的37个重点城市的平均交通拥堵指数大幅提升,当前已明显高于2022年的平均拥堵指数水平,并且高于过去3年春节前1周的拥堵水平。上周百度迁徙指数已基本达到2019年春节前后同期的水平,高于过去3年农历同期水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最近堵车特别厉害...
此外,热门旅游目的地三亚、云南、长春、厦门客运航班截至1.13分别回升至19年同期104%/82%/122%/93%,热门旅行目的地热度是很高的。
再来看一些消费数据。
以春节为时间窗口统计,1月15日(春节T-7)全国餐饮流水分别恢复至22年、21年同期94%、70%。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较22同期恢复度100%/99%/87%。
分省份,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恢复度居前,T-7较22年、21年同期恢复度均超100%,这应该和疫情更早过峰有一定关系。不少城市疫情过峰在12月底,整体消费恢复会更慢一些。
消费电子消费数据出现了明显的回暖。1月2日-1月8日,国内手机销售630万部(厂商出货数据),环比+15%,同比+13%,同比由负转正。其中苹果环比+10%,同比+24%;OPPO环比+12%,同比+10%;vivo环比+18%,同比+9%;小米环比+18%,同比+12%;荣耀环比+17%,同比-9%。
地产销售数据也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趋势,伴随疫情的过峰,线下消费的恢复,地产销售环比持续恢复。
1月7日-1月13日,统计35城新房销售469万方,环比+15.1%,同比-18.9%,北京、深圳表现亮眼。二手房数据更加亮眼,1月7日-1月13日,统计15城销售166万方,环比+34.5%,同比-6.4%。
电影票房方面,根据猫眼数据截止今天下午5点,2023年春节档票房预售超过两亿元,去年截止大年三十晚,春节档预售是五亿元,今年整体预售数据还是不错的。
总的来看,消费数据整体呈现出持续复苏的趋势,但复苏程度依然还有待提高,现在基本恢复到22年的水平,但距离19年还有一定的差距。
市场担心的也是这个数据复苏的上限,春节期间的票房数据,旅游餐饮等消费数据将会更加牵动市场投资者的心。
上一篇:今天,资金踩踏式进场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