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 >
世界观点:连年亏损、高管天价薪酬,商汤科技何以留住投资者?
来源:云掌财经经理人杂志     时间:2022-12-16 18:53:38

商汤科技,能否结束亏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全媒体记者/孙晨

商汤科技(商汤-W;00020.HK)作为“AI四小龙”之首,上市之后交出成绩单却不尽人意,继2021年营收增速不及行业预测增速之外,上半年营收首次出现了下滑。

更重要的是,商汤科技仍旧未能实现自身造血,四年半亏损金额超过400亿元,同时,核心高管却拿着天价薪酬,是否合理?

市值缩水,阿里、软银减持

公开资料显示,商汤科技的创始团队源于2001年在香港创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由汤晓鸥教授、徐立博士、王晓刚博士等在人工智能领域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创立,是最早应用深度学习进行计算机视觉研究的华人团队。

得益于背景强大的创始团队,商汤科技在成立当年(2014年)就获得了IDG资本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后数年,商汤科技的融资历程可谓是一帆风顺,累计共获得12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52亿美元,其中Pre-IPO论融资时,公司估值约为120亿美元。

另外,商汤科技的投资方阵容也是十分豪华,除了IDG资本外,还包括阿里巴巴、软银公司、苏宁易购、万达集团、赛领资本等等知名投资机构。

2021年12月30日,商汤科技终于如愿以偿登陆资本市场,在港交所上市,发行15亿B类股份,每股发售价为3.85港元,募集净额(扣除相关发行、佣金费用等)约为63.51亿港元,股票简称商汤-W,股票代码00020。

登陆资本市场后,商汤科技也曾有过辉煌时刻,股价最高点达到了9.7港元/股,约是发行价的2.5倍,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港元,然而好景不长,商汤科技股价转而直线下降,低点至1.11港元/股,跌破发行价,较高点跌幅逼近9成。随后股价有所反弹,截至12月16日收盘,商汤科技股价2.12港元/股,总市值约710亿港元,市值缩水逾2000亿港元。

事实上,面对投资者用脚投票,商汤科技采取了回购股票的方式来稳定投资者,据同花顺数据,自7月份以来,商汤科技回购公司股份共计8次,累计金额约7593万港元。

同时,商汤科技若干股东也作出了自愿禁售承诺。6月30日,商汤科技徐立、王晓刚、徐冰及若干管理层成员承诺在2022年12月29日之前,不会出售相关股份。

11月30日,商汤科技汤晓鸥、徐立、王晓刚、徐冰及由彼等控制的实体自愿承诺,自2022年12月30日开始起,两年内不会出售相关股份。另外,商汤科技强调,上述核心人员均未减持公司任何股份。

不过,这却不能阻止投资人减持套现。

据港交所披露,11月8日,阿里巴巴以1.8190港元的价格卖出8000万股商汤股票,持股比例从9.05%下降至8.74%;12月9日,软银集团减持商汤股份达1294.8万股,每股均价1.9769港元,持股比例从18.02%下降至17.97%。以减持均价计算,阿里巴巴、软银集团套现金额分别约为1.46亿港元、2.56亿港元。

一面是创始团队的自愿禁售,另一面是投资者慢慢离场,商汤科技未来走势又将如何,需交由时间来验证,但从二级市场来看分析,投资者留给商汤科技的时间或许并不多。

中报营收,初现下滑

根据招股书,商汤科技一家赋能百业,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报告,公司收入已在2020年位列行业亚洲第一,即是国内当之无愧的“AI龙头”。

从行业前景来看,根据沙利文报告,中国计算机视觉软件市场从2018年7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67亿元,预计2020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3.5%,在2025年达到1017亿元,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赛道。

作为AI龙头,商汤科技的营收规模在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2018年至2021年,商汤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8.53亿元、30.27亿元、34.46亿元、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6.38%,其中2021年增长率为36.39%,低于沙利文预测数据。

2022H1,商汤科技营业收入为14.15亿元,同比减少14.32%,对比来看,在2020年H1,商汤科技营收增长率高达91.8%;对比同行,云从科技(688327)营收为3.91亿元,同比下降13.97%,降幅相当。商汤科技2022最终营收情况如何,几个月后便见分晓,希望业绩别变脸。

从收入结构来看,商汤科技的营收由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业务构成。据了解,商汤科技上述四大业务分别是公司提供企业方舟作为智慧商业的核心软件平台、提供城市方舟平台赋能城市管理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分别赋能物联网设备、元宇宙和智慧健康的SenseME、SenseMARS和SenseCare以及提供绝影作为汽车行业客户的智慧自动驾驶应用的基础。

一直以来,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是商汤科技收入的主要来源,自2019年以来,两大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均在80%以上,2021年更是达到了87.3%。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导致商汤科技2022H1营收大幅下滑的也正是这两大业务。

2022中报显示,商汤科技来自于智慧商业、智慧城市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68亿元、4.34亿元,较去年同期6.47亿元、7.86亿元分别减少0.79亿元、3.52亿元,降幅分别为12.18%、44.79%。其中智慧商业业务上半年服务512名客户,同比下降19%,单客户收入提高9%。

对于两大业务收入的下滑,商汤科技称主要受新冠疫情以及中国若干城市的封控措施的影响,智慧商业客户延迟了人工智能支出,而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度也有所推迟。

好消息是,商汤科技的智慧生活收入同比增长97.6%至2.92亿元,而智能汽车收入同比增长71.1%至1.21亿元。

连年亏损,高管天价薪酬引争议

一直以来,AI四小龙面临相同困境,即未能实现“自我造血”,资金都是来源于融资,这也意味着若融资中断,则势必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对于商汤科技而言,2018年至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均为亏损且加剧,分别为34.28亿元、49.63亿元、121.58亿元、171.4亿元。今年上半年,商汤科技继续延续亏损态势,归母净利润为31.58亿元,好消息是较去年同期亏损的37.03亿元有所收窄。

营收下滑,再叠加四年半累计巨亏约408亿元,未能实现自我造血,商汤科技股价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商汤科技的毛利伴随着营收增长而增长,从2018年10.47亿元增长至2021年32.78亿元,累计增长率213.09%,今年上半年毛利同比下滑22.49%至9.34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7%至66%。

从财务报表来看,商汤科技毛利为正,而净利却是持续亏损,是与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分不开的,这也是AI四小龙目前的现状。2018年至2021年,商汤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8.49亿元、19.16亿元、24.54亿元、36.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82%、63.30%、71.21%、76.89%。

到了上半年,商汤科技的研发费用进一步增长至20.35亿元,占营收比重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43.82%。

招股书中,商汤科技称,公司经营所处的行业受到快速技术变革的影响,于技术创新方面亦在快速发展。我们需要于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包括财政资源,以取得技术进步,从而扩大产品线并使产品及服务具有创新性及市场竞争力,还将继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

同时,商汤科技也称,由于研发活动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的研发支出可能不会产生相应的效益。

截至2021年底,商汤科技拥有4274人的研发人才队伍,占员工总数的70%。7成的研发人员给公司带来的是数量众多、科技含量高的专利,截至2021年底,公司的全球专利资产累计11494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78%。

作为AI行业龙头企业,商汤科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本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商汤科技也得考虑自身是一家企业,是需要盈利才能生存,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加慎重考虑研发与盈利的问题。

截至6月30日,商汤科技的研发人员较年初减少181人至4093人,占比为69%,说明公司对人员进行了优化。无独有偶,9月14日,据新浪科技,商汤科技智慧城市事业群总人数超过2000人,目前已约有500人离职,更多详情等待年报披露。

值得指出的是,商汤科技核心创始团队成员动辄数亿的天价薪酬也引起争议。

2020年,商汤科技徐立、王晓刚、徐冰三人薪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主,下同)分别为3.57亿元、1.63亿元、1.61亿元,合计6.81亿元;2021年,三人薪酬分别为5.22亿元、3.81亿元、3.1亿元,合计12.13亿元。

公司越亏越多,而徐立、王晓刚、徐冰三人在短短两年内却已经取得18.94亿元的薪酬,金额不可谓不大,前文中阿里巴巴、软银集团合计套现的4.02亿元操作,与三人薪酬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天价薪酬值得商榷。

2021年营收增速不及沙利文预测数据,2022H1营收则初现下滑,亏损仍在继续,这或许也是商汤科技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的重要因素,而要改变这种情况,或许不易。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