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成都先导(688222.SH)开盘大跌,盘中一度跌超14%,截至14时45分,跌12.24%,报17.5元/股,市值70.08亿元。
消息面上,3月23日晚间,成都先导披露,公司多名股东集中发布减持计划,且合计拟减持公司股份比例上限达到18.95%。值得注意的是,据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实控人持股比例也才20.43%。
资料显示,成都先导主营业务是提供药物早期发现阶段的研发服务以及新药研发项目转让,致力于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升级,是一家高科技创新药物研发企业。
(资料图片)
大额减持并非首次
据悉,此次减持计划涉及的成都先导股东共有8名,其中,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有6名,持股比例在5%以下的股东有2名,减持的股份来源均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而减持原因均为自身财务需求及安排。
具体而言,6名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分别为华博器械、东方佳钰、钧天投资、鼎晖新趋势、钧天创投和长星成长,此次拟减持股份比例分别为不超过1.50%、4%、2.50%、1.74%、1.50%和1.26%。上述股东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其中,竞价交易减持计划期均自今年4月17日开始,期限为3个月、6个月不等。
此外,2名持股5%以下股东为巨慈有限、渤溢新天,此次拟减持股份比例分别为不超过3.46%、2.99%的股份。二者同样拟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减持期间为今年3月29日至9月28日。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成都先导第一次遭遇股东集中减持。公司于2020年4月16日在科创板上市,上市一年解禁日刚过,公司股东便开启减持之路。
2021年4月18日晚间,成都先导发布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华博器械、东方佳钰、钧天投资、钧天创投等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18.57%股份。减持理由同样为“自身财务需求及安排”。2021年11月,成都先导公告该次减持时间届满,多名股东合计减持比例达5.09%,减持价格区间在21.33~32.54元/股。
多位股东集中大额减持,是否对公司前景不看好,抑或目前生产经营存在困境?今年4月17日,公司将迎来一波新的解禁潮,届时是否还会有股东减持计划?大额集中减持引发中小投资者对公司股价的担忧,成都先导将如何应对?对此,银柿财经向成都先导方面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踩中AI制药风口,月内股价涨超三成
银柿财经注意到,进入3月以来,截至宣布此次减持计划前,成都先导股价涨幅达37.9%,其中,3月22日收获20%涨停。这背后,或许与其踩中AI制药风口有关。
3月22日,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成都先导回复了投资者提问,并切中市场关注热点:“与腾讯合作开发分子骨架跃迁新算法”“AI赋能DNA化合物筛选的工作前景”。
成都先导表示,公司与腾讯AI Lab的第一阶段合作案例的成果已经发表于ACS Omega,双方共同享有基于AI技术的分子骨架跃迁系统。该算法有望加快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小分子设计环节,从而减少人力以及时间成本。目前基于AI技术的分子骨架跃迁系统已经在公司多个内外部药物研发项目上进行应用,在有些药化项目上可以看到AI分子生成+SBDD可以明显缩短DMTA循环周期。
“公司看重AI技术的化合物空间检索的能力。经典的高通量筛选是几十至几百万个化合物中进行筛选,成都先导的DEL库已经达到万亿级别,可以同时进行万亿级别全库筛选,加上AI技术的辅助,可以探索的化合物空间就变得更大。”成都先导还表示,AI首先需要足够的数据去学习,成都先导的DEL库是万亿级别的实体化合物库,同时也是一个万亿级别的高质量的海量数据库,与AI的海量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形成有机组合,从而提高早期研发效率,最终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因AI制药概念引起关注的成都先导,在业绩方面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此前发布的2022年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5.98%,实现归母净利润2601.48万元,同比降低58.96%。对于净利润下滑超五成,成都先导解释称,主要系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导致。公司正在进行新一代DEL技术的开发升级,以及核酸新药研发平台和靶向蛋白降解平台的建设。
然而,银柿财经通过查阅成都先导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发现,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管理费用与研发费用相差无几。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研发费用6376万元,但管理费用达到5964.71万元,与不到3000万元的净利润形成对比。
对于管理费用高企背后的原因,以及公司未来在提振业绩方面的举措,银柿财经一并询问了成都先导,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上一篇:未及时披露多起诉讼事项,越博动力再收深交所监管函_世界快资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