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已经逐步成为我国汽车工业推动产业变革,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实现弯道超车,打造中国制造的重要样本。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需求大且工艺复杂,是技术高度集成的核心领域。一直以来,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量产是锂电行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基石和难点,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战略机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薄膜是新能源锂电领域应用最广的新材料之一。铝塑膜是锂电池五大基材中生产难度最大的,它的厚度只有一张A4纸厚,却占据了软包锂电池近两成的成本。其中,最外层的BOPA薄膜(锂电膜),是决定铝塑膜冲深性能的关键材料,市场大价格高,但生产难度高,目前国内能够生产锂电膜的企业依旧寥寥无几。
然而,一家来自厦门的企业——中仑新材不仅能够实现锂电膜规模化量产,还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核心技术积累,悄然成长为目前BOPA薄膜行业全球龙头,全球市场份额超20%,市占率连续多年居行业第一。其生产的高性能膜材料产品不仅在新能源锂电领域至关重要,还在航空、电商物流、消费电子、服装、印刷出版、食品等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是服务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食品质量安全和消费升级的重要一环。
6月19日,中仑新材旗下福建长塑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作为全球首个高性能膜材一体化基地,中仑新材这家低调的“尼龙膜王”,朝着中国制造的梦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01.
全球首个高性能膜材一体化基地在闽投产
创多项记录,产值有望破百亿
福建泉州,伴随着一条宽幅超过7米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BOPA)生产设备开始高速运转,全球最大的高性能膜材生产基地——中仑新材旗下福建长塑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超25亿元人民币,未来至少还有8条生产线投入运营,预计年产能将达到18万吨,产能规模全球第一。届时,中仑新材的高性能膜材总产能将达到近30万吨,加上超40万吨的高性能聚酰胺材料(PA6)项目,中仑新材年总产值未来有望突破百亿。
福建长塑的投产,标志着全球首个功能性膜材产业一体化基地在泉州诞生了,由于该项目与中仑新材PA6生产基地毗邻而建,成功打通了从上游原材料(PA6)到下游功能性膜材(BOPA)的最后一百米,上游原材料和下游膜材实现了时空上的“零距离”,其产业“隔墙效应”开始加速释放。
一方面,通过减少运输碳排放、降低不必要的运输成本、实行原材料封闭式管理等方式,打造集约高效的绿色供应链,不仅能提高供应链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还能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这在业内是创先河之举。另一方面,这里今后还将形成独具优势的产业联动,进一步提升上下游研发协同创新的频率和效率,为开发更多特种膜材产品、填补市场空白、做大做强做优产业集群创造有利条件。
02.
聚焦四大产品领域,
全球少有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作为一家专注高性能膜材料研发与生产的科技型企业,中仑新材不仅构建了全球少有的一体化产业链,而且在其布局的四大产品领域均颇有建树。
新能源膜材领域,PHA锂电膜突破了“卡脖子”难题,实现了国产替代,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成为国内市场该领域的主要供应商,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其产销规模将进一步得到扩大。
生物基可降解膜材领域,2021年中仑新材率先在国内实现了首个该类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目前已被众多行业头部企业使用,并且随着国内禁塑令等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有望替代快递物流行业传统的不可降解胶带基膜,迎来市场井喷。
功能性膜材领域,中仑新材推出了多种具有特殊功能性和高附加值的BOPA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多项市场空白。根据行业自律组织中国包装联合会的资料,中仑新材生产的功能性BOPA在2019-2021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0%,处于行业龙头。
高性能聚酰胺领域,中仑新材攻克数十项核心技术,在共聚聚酰胺、透明聚酰胺、耐高温聚酰胺、超高粘与超低粘聚酰胺等特种聚酰胺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膜级高性能聚酰胺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
公开资料显示,中仑新材产品已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获得了欧美日等众多市场客户认可,使用企业包括雀巢、宝洁、联合利华、中粮、华润、宁德时代、国航、东航、中国集邮、OPPO、康师傅、王老吉、海底捞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
03.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科研创新实力全球领先
领跑全球的市场地位,有赖于技术端的硬实力。福建长塑刚刚投产的首条生产线,技术含金量十足。它是全球第三条宽幅超过7米的BOPA生产线,而全球首条宽幅超7米的BOPA生产线同样来自于中仑新材,已于2022年在其厦门基地投产。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BOPA的生产宽幅越大,对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挑战就越大,通常只有极少数企业敢于突破行业纪录,挑战更宽的生产宽幅。中仑新材就是这一领域的“少数派”。
中仑新材的底气主要来自于其自身对装备技术炉火纯青的精湛把控和长期积累。中仑新材是全球极少数同时掌握从第二代到第五代膜材工艺技术,并开创了第五代技术的企业,它掌握了17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形成了较为显著的领先优势。
除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硬实力”,中仑新材还具备雄厚的科研创新“软实力”。在中仑新材厦门基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厦门市高分子功能性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高效运转,一支逾百名材料技术工程师构成的自主研发团队和由厦门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知名院校材料专家构成的外部专家顾问团紧密合作,搭建了面向全球的从材料机理研究到小试、中试,再到产品孵化、批量生产的研发平台,积累了庞大的材料研发实验数据库,并且构建了“探索一代、预研一代、开发一代”的产品开发模式。
在科研创新上构筑起来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中仑新材屡次率先突破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填补市场空白。中仑新材先后获得了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制造隐形冠军、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逾百项荣誉及资质认定,并牵头及参与制定了十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被寄予了带动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厚望。如今,有越来越多像中仑新材这样的制造业企业开始脱颖而出,从幕后走到台前,凭借自主创新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征服全球市场,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在制造业细分领域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中仑新材和中国制造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