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东轻特材公司针对服务国家战略的“三小”产品配套保供难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劳动竞赛助推整架份配套保供,取得了稳供、早供、优供的新成果。1-10月,薄壁管材、小截面型材、小直径棒材“三小”产品产量分别同比提升12% 、26%和42%,创历史新高。
“三小”产品生产特点是合金全、规格多、批量小、生产工艺复杂,多用作航空航天等的关键部位,因各工序生产难度大,成为制约增产上量的主要矛盾点和窄口问题。为破解这方面难题,特材公司高度重视,以专项劳动竞赛为牵引力,充分调动干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盯目标、精细排产、通力配合、聚力攻关,从思想、管理、生产、技术、创新、设备保障等多方面破题,取得了“三小”产品增产上量的可喜成果,有力保障了各主机厂用户对“三小”产品的需求。
薄壁管材生产工序多、流程长,新增100%测尺、打磨、喷码、套袋等工序。人员能力与新引进设备不匹配、同一工序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数量不足、部分设备自动化程度及精度低等因素对生产保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诸多难题,特材公司打破工序间独立操作思维,在相近工序实行交叉作业,实现一职多能,尽力克服人员短缺问题,减少瓶颈工序;调整轧管工序作业班次,一人开动两台轧管机,实行8人4班3倒工作制,实现24小时不停机;调整挤压薄壁管材毛料机台,大幅增加铸锭直径及长度,有效压缩几何废品占比;强化与用户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掌握用户对管材产品的现场使用、质量需求及急需保供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各方面保供服务工作,全力满足用户需要。
小截面型材规格多、合金全、批量小、质量要求高,单根重量轻,仅常用规格就有百余种。合金多、规格复杂,模具更换频繁,辅助时间长;根数多,取样个数多,需多次辊矫及手矫,矫直过程复杂,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生产效率提升。形状各异,需反复多次吊运,容易产生擦划伤,影响表面质量。为有效打通小型材生产窄口,特材公司合理制定排产计划,固化相关吨位挤压机挤压筒,降低换筒频次,大力压缩辅助时间;实施挤压模具实物对标,提高一次上机合格率;持续优化工艺制度、流程,全面推行液氮冷却模具生产,合并型材相关生产工序,减少吊运次数,确保制品性能稳定性和表面质量;型材辊矫工序根据需要适时调整作业时间,努力提高小型材通过量。
特材公司老线淬火炉除承担小规格棒材淬火外,还要承担中等规格棒材、型材及管材的淬火任务,因此,小棒材因淬火炉占用率高,淬火产能受到较大制约;拉伸、取样、辊矫等工序现有人员仅能满足淬火炉单班生产,无法实现满负荷生产,影响产能释放。为拓宽小棒材生产窄口,特材公司研究转移某系棒材生产工艺路线,实现在线淬火、拉伸,缩短生产周期,减轻淬火炉生产负担;加强与外部企业协作,积极拓宽提升淬火产能;推行标准化作业,实现某规格系列棒材低倍质量持续稳定;调整工艺制度,试验缩短民品某系合金小棒材淬火保温时间,提高淬火炉生产效率,实现小棒材产量稳定提升。
鼓足干劲奔目标,真抓实干见实效。劳动竞赛为“三小产品”增产上量增添了新动力,促进“三小”产品跑出了新的“加速度”。东轻特材公司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深挖潜能,苦练内功,强化生产过程管控,重点设备重点管控,细化绩效考核分配,加大创新攻坚力度,固化行之有效的措施,巩固扩大竞赛成果,为东轻全年整架份配套保供工作再做新贡献,助力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
文稿素材|关下琴
微信编辑|吴士强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