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年内近10家银行布局“个人碳账户” 银行版“蚂蚁森林”怎么玩
来源:浙江新闻     时间:2022-12-12 20:31:34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以绿色低碳为显著特征的经济社会转型,国际社会已充分认识金融在筹集绿色低碳发展资金、防范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日前在上海外滩峰会上发言指出。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要在工业企业如钢铁、化工、建材等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个人碳减排的意义重大,也值得重视。近年来,在重视企业减排的同时,金融机构也通过积极布局“个人碳账户”等方式,对需求侧的能耗和碳排放进行管理,引导民众向更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社会低碳转型赋能。


(资料图片)

不过,在近年个人碳账户的实践中,也发现了存在的吸引力不足、计量标准不统一、泄露隐私等问题。

银行个人碳账户布局加速

“居民部门排放源及排放过程相对分散、复杂,减排管理更加困难。”平安证券指出,当前全球暂无成功为全部居民设立碳账户的案例,推动居民部门碳减排主要依靠对减排行为进行鼓励,即碳普惠。

所谓碳普惠,是对居民和小微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赋予价值,并给予一定的激励,鼓励公众自愿践行低碳,是低碳权益惠及公众的具体表现。

“双碳”目标提出后,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尝试发展碳普惠机制,主要通过绿色低碳主题卡、个人碳账户等方式进行。

绿色低碳主题卡依据持卡人的绿色消费行为,如绿色出行、云闪付缴费等,计算个人碳减排量并配置相应权益,进行一定的回馈,引导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此前2021年8月,中国银联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16家商业银行共同发布银联绿色低碳主题卡,

在个人碳账户方面,根据相关统计,年内已有大约9家银行推出了个人碳账户。

12月12日,杭州银行(600926.SH)官微发文表示,杭州银行已经面向客户推出“碳账户”,发展碳金融,促进绿色环保。

根据介绍,该行碳账户的运行模式,主要是通过手机银行APP、微信营业厅、网上银行等终端,识别用户在低碳金融场景中的绿色行为,将低碳行为中节约的纸张、燃油等换算成碳减排量,再体现到碳账户中成为积分。同时还推出了碳积分答题活动,用户可通过学习低碳环保知识获取碳积分。

笔者注意到,杭州银行个人碳账户积分可用于兑换“微信立减金”“吹风机”“保温杯”等奖品。

图源:杭州银行手机APP

此前,今年4月,中信银行(601998.SH)发布国内首个银行个人碳账户“中信碳账户”,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减排场景包括电子信用卡、电子账单和线上缴费。日前,建设银行(601939.SH)也已经正式上线“碳账本”,成为国有大行中第一家试水个人碳账户的银行。

今年以来,除上述银行外,还有日照银行、昆仑银行、平安银行(000001.SZ)、桂林银行、汉口银行、邮储银行(601658.SH)湖南分行均已陆续布局个人碳账户,北京银行(601169.SH)则推出企业碳账户“京碳宝”。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建立‘个人碳账户’就是将个人日常的减碳行为转换为银行账户积分,从而对个人绿色消费、减少碳排放行为形成正向激励,进而提高全民参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意愿,引导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

从碳积分到权益兑换,绿色低碳生活从抽象概念转变为了具体行动,是绿色金融帮助解决如何实现低碳、记录低碳、回馈低碳等社会难点问题的良好范本。

按照风险可控原则合理确定用户范围和服务规模,建设银行测算,该行预计年服务个人客户100万,可减少碳排放10吨。

周茂华认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升级来实现的,我国人口众多,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将凝聚起强大的社会节能减排力量,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碳账户建设面临挑战

在过去几年的建设实践后,个人碳账户的探索和布局开始逐渐加速。12月5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成为继深圳市之后的全国第二个全面建设碳普惠体系的城市。其中提到,到2025年,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在部分区域先行开展个人减排场景可行性评估和申报评估试点工作,定期对各类减排场景进行评估,将个人衣食住行等生活中有效的低碳行为逐步开发为标准化的个人减排场景。

不过,当下个人碳账户仍在起步和探索的阶段。根据杭州银行数据,该行碳账户活动自今年7月13日开始,截至目前,约17%的活跃用户访问了碳账户页面,其中29%的访问用户参与了碳积分答题活动和权益兑换。

现阶段,在个人碳账户的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个人碳账户的回馈主要为优惠券或者服务兑换,且已作为企业绑定用户支付粘性的工具之一。对此,周茂华指出,要加快制定“碳账户资产”变现、交易的市场机制以及相关的激励机制、优惠政策等,提升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企业衡量公众减排量的方法存在差异,会导致结果不同,周茂华认为,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标准、技术等,科学准确计量个人碳减排的核算。

此外,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指出,目前在低碳数据的记录上也存在着包括不同平台可能会重复记录同一低碳数据;低碳场景仍有限,不能完全记录居民碳足迹,导致低碳数据不够完整;低碳数据还可能存在泄露公众隐私等问题。

因此,该研究院提出,“建议采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碳普惠数据底层平台解决低碳数据重复计算等问题,并在可视化界面上注重保护公众隐私。”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