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保险大国,但想要真正成为保险强国却还有一定距离,其中,提升再保险业务的国际化水平,便是迈向保险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
6月8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宣布正式启动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同日,《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也正式发布,提出将以构建布局合理、先进可靠、治理有效、富有弹性的再保险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为核心,推动我国再保险市场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
那么,在《细则》指引下,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将如何建设?再保险“国际板”在上海这座活力之城将如何落地?于我国保险业而言,再保险“国际板”启动的意义是什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8日,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开幕,作为国家金监总局的首任局长,李云泽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其宣布正式启动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同时金监总局将与上海市共同发布《细则》。
话音刚落,上述《细则》便正式揭晓。纵观文件全文,共涵盖六章,分别包括总则、完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和机构体系、深化再保险产品供给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加强再保险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建设以及附则,共制定了22条政策举措。可以说覆盖了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落地实施的方方面面。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细则》的发布,围绕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一系列市场机遇与人才政策红利也同步释放。
具体而言,在完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和机构体系方面,《细则》提出,提升数字化再保险登记清结算平台金融基础设施的服务能级;鼓励有关区政府、管委会对保险机构与保险中介机构对接数字化再保险登记清结算平台所产生的技术改造费用,按照70%的比例(上限50万元)给予专项扶持;对在上海新迁入或新注册设立、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中外资再保险机构、再保险运营中心,在上海金融发展资金中按规定给予相关开办、租房、增资与专项扶持。
在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层面,一些新平台、新机制的打造举措也成为看点。《细则》提及,支持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通过平台开展的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实施统一的交易信息登记;依托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建设国际再保险功能区,对符合要求的功能区内再保险机构、再保险运营中心等,实施营商环境支持政策;打造中国再保险信用评价体系;完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再保险资金跨境便利化通道;打造上海国际再保险会展品牌等。
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细则》着眼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强化机制保障,如提出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公寓申请支持,将再保险人才列入“上海金才”开发计划重点支持范围;实施更加开放的境外人才出入境与停居留政策;加强上海再保险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再保险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区政府、管委会等围绕再保险精算、风控、营运等专题开展人才海外培训。
可见,为护航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顺利建设,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及相关参与机构,在引人、给钱、制度保障等方面作出了充分规划。
不得不提的是,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建设工作已酝酿多时。
早在2021年6月,原银保监会就联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要成为再保险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全球再保险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占据优势地位等发展目标。
如此看来,上述《细则》可视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操手册。那么,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过程中,李云泽所指的再保险“国际板”又是何物呢?
据悉,再保险“国际板”是指开展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的交易市场,主要通过使用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与相应规则,实现高度电子化交易和信息披露要求,并对通过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开展的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实施统一的交易信息登记。而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则是,支持打造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的数字化再保险交易系统。
显然,再保险“国际板”将成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重要载体,起到提升我国再保险业务规范性、透明性与国际化的关键作用。
对于推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启动再保险“国际板”的意义,有业内人士指出,此举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成熟市场对标,实现从保险大国迈向保险强国;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深度参与全球风险治理,在“引进来”的同时,也积极扮演“走出去”的角色,提升我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协调小组的成员单位,上海保险交易所表示,将全力打造承接政策落地、平衡效率安全、畅通要素流通的交易服务平台,以构建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体系为目标,对标国际一流,从立规则、建市场、强服务等方面入手,全力助跑再保险“国际板”的高质量发展。
谈及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期待,太保产险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总精算师陈森介绍,其一是要注重国际性,未来能承保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再保险业务,弥补当前国内再保险市场几乎只承保国内业务的短板;二是要在精细和专业上下功夫,重视引进在某些特殊领域有专长的再保险人才及专业团队,培育独特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的确,从产品创新供给维度看,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也承载了诸多使命。如《细则》提出,将建立特殊风险、中大型风险的数据交换与资源整合机制;丰富保险产品体系,保障国家战略;研究开展境内外机构共同参与的新型风险转移产品的发行与交易试点;完善巨灾风险与特殊风险分散的资本补充机制;优化上海再保险市场的相关司法仲裁环境等。
作为“保险的保险”,再保险业务起到了分散风险、提升资本效率的重要作用,被誉为保险业的明珠。由于再保险业务的特殊性,其也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市场,主要表现在再保险公司普遍跨国经营,地区市场普遍呈现全球公司同台竞争的格局。
从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看,目前我国共有14家再保险公司,包括中再寿险、中再产险、太平再保险(中国)、前海再保险、人保再保、中国农业再保险6家中资公司,以及慕再北分、瑞再北分、法再北分、汉诺威再上分、德国通用再上分、RGA美再上分、大韩再上分以及信利再保险(中国)8家外资险企。
尽管我国再保险市场主体不断丰富,但分入与分出业务经营差异显著。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分出至境外保费规模约1120亿元,相比之下,境外分入的保费规模仅约283亿元,再保险逆差近4倍。折射出我国再保险分入业务存在不足,需要与全球再保险市场加强融合的现实。
从再保险公司竞争力上看,尽管在国内市场上,中再集团的寿险及财产再保险业务处在行业领先位置,但全球再保险公司TOP10中,国外再保险公司占据主导。
对于我国再保险业务经营现状,中再集团原董事长袁临江曾于2019年发表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再保险市场在主体培育、业务发展以及监管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世界上成熟的再保险市场相比,在产品服务、专业人才、承保能力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防范化解的风险能力仍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突出体现在,再保险结构性供给不平衡,新兴风险、特殊风险、大型风险等保障能力不足,定价权基本被国际市场把控;国内再保险市场对外依存度过高,国内财产再保险业务50%流向海外离岸市场,而2015年美国境外分出份额仅为24%,加大了跨境风险传递和再保险市场不稳定;人才建设存在短板,境内中资再保险的专业人才尚不足千人,远不及慕再、瑞再等国际巨头上万人的专业队伍等。
对此,袁临江认为应从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国际化进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等诸多层面推进我国再保险市场进一步发展。
其实,除了强化人才建设、保障能力等方面外,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日趋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自然气候环境等,也成为我国再保险经营主体“走出去”面临的挑战。如安永发布的《2023年全球保险业展望》就指出,保险行业需要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风险带来的独特挑战。气候风险既影响到资产也影响到负债,而且很难进行建模,时间跨度很长。
不过,随着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加快建设,以及上海再保险“国际板”的正式启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应对全球风险市场的能力将持续增强,再保险市场加快从“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