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快些、再精准些!
作者:牡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辑:李鹏
风品:刘峻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左手鲜奶、右手烘焙,手握两大热门赛道的一鸣食品,却交出一份年亏成绩单。
实际上,自2020底上市后,一鸣食品净利就开启下行模式。赛道变天、食安问题、销售区域集中、产品短保症结、销售费高企等新疾旧患,拷问着企业发展思路、变革精准度。
如何价值自证,是一鸣食品、朱氏家族一道急迫考题。
01
上市后净利三连降、转亏
疫情能全背锅么?
LAOCAI
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朱明春开始从事鸡禽养殖业务,发明并推广了“浅笼高密度饲养技术”,被评“全国养鸡大王”。1992年进入乳品加工业,2002年在温州开设了第一家真鲜奶吧,2015年创立一鸣食品。以乳品带动烘焙协同发展,形成乳品、烘焙两大主业。
2017年-2019年,企业营收15.16亿元、17.55亿元、19.97亿元;净利1.2亿元、1.57亿元、1.7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1.33亿元、1.5亿元、1.6亿元。
凭借业绩稳健双增,2020年12月28日一鸣食品成功登陆上交所,发行价9.21元,募资5.6亿元。上市当日收盘价13.26元,大涨43.97%,市值53.17亿元,市场热情可见一斑。
彼时,一鸣食品董事长、朱明春之子朱立科表示:“今天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是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代表着公司新的开始。”
然遗憾的是,一鸣食品的好运并没得以延续、“新开始”、“里程碑”难言多如意。股价在2021年1月7日达到25.61元高点后,开始持续震荡下行,2022年10月一度探至9.45元,截止2023年5月18日收盘价10.76元,相比高点缩水六成,相比9.21元的发行价也并不遥远。起伏升降间,多少错付辜负。
没有一鸣惊人,与业绩变脸不无关系。
2020上市首年就来了个双降:营收、净利19.47亿元、1.32亿元,同比下降2.50%、23.88%。2021年营收23.16亿元,增长18.9%,净利仅约2025万元,同比再降84.70%。
2022年营收24.33亿元,同比增长5.02%,增速出现下滑;净利更由盈转亏:-1.29亿元,同比下降737.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1.16亿元,同比下降-1,708.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5亿元,同比下降12.43%。
何以一再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往期看,不乏企业为上市全力做大营收净利,甚至粉饰业绩,就为博个好估值。而一旦上市便出现变脸,让投资者入坑。当然,也有受内外环境短暂影响,出现一时困境、基本面良好的企业,只是被市场情绪带节奏,出现股价错杀。
那么,一鸣食品属于哪一种呢?
上市只是价值马拉松的开始。所谓路遥知马力,穿越迷雾,实力是一切基础。
针对盈转亏,一鸣食品称,疫情在江苏、浙江和上海三地间歇性爆发,尤其上半年上海地区疫情及溢出效应对公司所处华东市场影响较严重。公司学童奶业务也因各地学校提前放假受到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能源及大宗物料成本上涨,为拓展新销售渠道,公司加大对江浙沪地区营销推广投入,全年营销费用增加明显。此外,为帮助合作奶户共渡难关,公司未因需求下降减少奶源采购,富余奶源喷粉使用后增加了部分乳制品生产成本。
的确,2022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反复百业承压。身处快消赛道的一鸣食品甘苦自知,依然有行业担当更难能可贵。
只是,疫情能全背锅么?
02
营业成本、销售费、负债连增
警惕扩张后遗症
区域依赖症怎么破?
LAOCAI
拉长维度,2020年至2022年,一鸣食品营业成本12.76亿元、15.97亿元、17.15亿元。销售费3.87亿元、5.23亿元、6.22亿元。可谓持续增长。
显然,费用增加是个“吞金兽”。
一同攀升的还有负债,同期为46.58亿元、56.23亿元、59.18亿元。2022年经营现金流3.25亿元,同比下降12.4%;与2021年的3.71亿元,同比增加76.67%形成较强对比。
钱都花哪了呢?
深入产业结构,乳品烘焙两大业务互为犄角、收入差距不大。可若从区域划分,过于集中烦恼肉眼可见。
2019年—2021年,浙江省营收16.14亿元、16.06亿元和18.06亿元,营收占比达80.82%、82.49%和77.98%。2022年财报甚至不再显示具体省份,营收直接划分为华东地区和线上销售两大部分。其中华东营收22.06亿元,营收占比达90.67%。如此集中依赖,以至被一些舆论戏称“包邮区”专供奶。
行业分析师刘俊群表示,区域集中有利企业集中匹配资源、降低成本、赢者通吃,然也极易带来成长天花板,尤其市场出现波动或突发不确定性,企业业绩影响也很大,比如上文的疫情因素。
对此,一鸣食品、朱立科应心知肚明。
据招股书,企业募资首要用途就是铺设直营奶吧渠道。上市后,一鸣开启扩店模式,加快了江苏、福建、上海等地的自有渠道建设,以期打破区域枷锁束缚。
只是谈何容易,看看上述净利亏损、债务承压、流动性收紧,需警惕扩张后遗症。
2020年,企业直营真鲜奶吧门店量519家,2021年激增至914家。然2022年又降至655家。
在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一鸣食品如加快布局速度,逆势而上,虽可能是抄底布局,但是疫情后抄底扩张的企业不少,比如海底捞直言逆势扩张失败,所以一鸣逆势扩展,盲目开拓市场,风险较大。
03
竞品分食 自身短板知多少?
LAOCAI
的确, 开店不是“万能药”。
以下几个因素,或才是症结所在。
首先,产品短保特性。
真鲜奶吧连锁门店,是一鸣食品主要销售渠道。乳品+烘焙、主打新鲜营养是产品特色,也让企业圈粉无数。然成败皆萧何,这两大类都属于短保产品,酸奶、饭团、面包等保质期最长15天,由此给企业冲破区域束缚、全国化扩张增加诸多成本。
比如自建中央工厂、购买奶源解决产能;冷链仓库和运输建设,也要匹配产能和销售速度,且新鲜营养也是其他地区竞品的主打牌,要想分食市场除了线下门店、销售费、相关团队建设等也要跟上。这些无疑会增加庞大的成本开销,看看上述一鸣食品的财务基本面还有多少腾挪空间。几十年偏居一隅,并非没有症结。
所以我们能看到,近年来一鸣食品线上渠道持续发力。以2022年为例,线上销售额达到3062.85万元,同比增长44.63%。与上述关店形成强烈对比。可即便如此,营收占比仍然羸弱、与线下贡献差距巨大。如何真正面向全国大众、走出华东,一鸣仍有一道难题横亘。
其次,产品品质、品控质疑。
截止2022年末,一鸣奶吧门店数1929家,其中加盟商1274家,相比2021年同期增加49家。招股书称,“一鸣真鲜奶吧”是公司相对于传统批零、商超渠道的一项销售渠道创新,已成公司营收主要来源。
尽管一再强调产品的新鲜营养,且门店名称也为“真鲜奶吧”,但有媒体曾指出,其乳品并没做到全部使用生鲜乳。部分产品添加了由奶粉还原而来的复原乳成分。烘焙产品也被业内人士质疑较大众化,缺乏连锁饼店专业性。所谓“真鲜奶吧”,更多是一种渠道手段。
一鸣食品招股书也承认,公司采购乳粉主要用于生产复原乳作为部分酸奶等产品的原材料,与生鲜乳存在一定替代关系,公司正逐步降低奶粉的生产使用与采购规模。
另一厢,招股书显示,公司生鲜乳原材料系由子公司泰顺一鸣、常州鸣源及合作奶源供应商所提供,截至 2022年 12 月末,公司自有牧场总计 3523 头牛,其中成母牛共计 1306 头。但2020年中报也透露,一鸣自有奶源不足,外购生鲜乳占比超80%。而2022年财报并未公布相关数据。
加盟+外部采购,也让舆论审视企业的品控能力。早在一鸣食品IPO时,食安问题就是一个舆论焦点。如据中国网财经,涉及吐司面包里有虫子、同一制作者生产的同类烘焙产品保质期标注期限不同、自动售货机售出的牛奶品质不佳、发霉等。
浏览黑猫投诉,截止2023年5月18日22时,一鸣食品共有230条投诉。仍不乏产品有异物、变质、服务不佳等质疑。
试问,上市之后改变多少呢?
行业分析师郭兴认为,身处C端快消赛道,用户千人千面,人人满意并不现实。上述投诉也或有偏颇片面处。然身处食品赛道,安全大于天也是不争事实。尤其健康升级、赛道内卷环境下,用户从不缺选择,一鸣食品珍惜信任、口碑羽毛,多些查漏补缺总是没错。
不算多苛求。
看看赛道环境,也引出第三个症结点:竞争加剧,一鸣需警惕“奶吧”模式优势被侵蚀。
大力开店、营销,依然业绩不利,与整个赛道变天有关。
聚焦乳业,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存量竞争已是常态,常温液态奶进入调整期、整个乳业赛道增速放缓。即使伊利、蒙牛这样的行业巨头也感到压力、下调业绩预期,转向加码低温鲜奶领域,君乐宝、新乳业等亦强势崛起、全国化提速。赛道日益头部化、专业化、品质化、全产业链化,一鸣压力想来自知,守住原有区域优势就已不易,更不要说外扩挑战。
另一厢,“鲜奶+烘焙”模式,也面临茶饮+烘焙冲击。经历数年飞翔,茶饮企业火出天际。然没有永远高增的行业,2022年茶饮规模1423亿元,同比仅增0.3%。
为了打开成长瓶颈,多元跨界成为行业关键词,与之有天然协同性的烘焙赛道无疑最佳选择。可以看到,奈雪的茶、喜茶、星巴克等都在快速切入。另一厢桃李面包、85度C等烘焙品牌亦开始尝试奶饮跨界。与一鸣食品类似,都是打的“吃喝搭配”理念。
面对咄咄分食、贴身肉搏,一鸣食品有多少对抗优势、竞争底气呢?
04
修复期喜变与开门红
“新开始”还远么?
LAOCAI
好在,一鸣食品足够居安思危,虽转型试水效果不佳,却一直笔耕不缀,由此带来的一些可喜改变,亦不能忽视。
产品层面,为顺应乳制品高端化、品质化趋势,一鸣食品对常温奶产品线进行改良和优化,包括3.6%蛋白产品的全线升级、小鸣星系列和学生饮用奶系列的清洁标签化与蛋白优化等。得益于多线并举,2022年一鸣食品常温奶销售额达2.59亿,同比上年增长23%,边际毛利2984万元,毛利率11.5%。
调制乳品类方面,推出街饮潮口味、花式玩法、颗粒口感等多维创新。白奶品类方面,则以澳瑞为中心进行系列化扩展,并推出“有机、超滤、0乳糖”“咖啡+”等特色战略新品。
2022年,低温乳品品类营收7.55亿元,其中发酵乳同比增长9%,调制乳同比增长18.9%,白奶同比增长0.73%。
至于烘焙领域,围绕中式餐点和西式餐点两条主线,亦有诸多升级。如儿童蛋糕、瑞士卷、羊皮卷等品类销量出色,双色杯、节日型纸杯蛋糕成新业绩增长点。
中式餐点的米类产品,亦形成独有品牌系列产品,涌现出小龙虾饭团、港式叉烧鸡大口饭团等爆品。
其次,线上渠道持续发力。2022年电商部门业绩增长44.63%。其中,外卖平台同比增长67%;本地生活实现全年3000万以上的GMV,打造了两个千万级店铺;形成“总部账号+城市区账号+店铺账号”联动效应。全年会员消费额同比增长5%左右。
上述喜变,离不开研发投入战略的坚守:2020年至2022年研发费用为4162万元、4484万元和4764万元。远高于桃李面包等烘焙品牌,甚至高于一些区域龙头乳企。
无需赘言,一鸣食品、朱立科也在负重前行、补短板夯优势,持续打磨产品品质、创新,努力不负投资者期许、博出个“新开始”。单从此看,我们应给其更多耐心信心。
2023一季度,一鸣食品营收5.78亿元,同比增长3.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7.78万元,同比增长111.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4.16万元,同比增长107.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5.80万元,同比增长56.26%。
一连串飘红数据,意味着伴随疫情消逝、消费复苏,一鸣食品正在迎来修复期。开门红为全年业绩打下基础。
不过,也要看到,营收3.98%的增速,仍是近三年最低的;净利超110%的增速,亦与上年同期超497%降幅的可比基数低有关,亦低于2021年一季度的1004.67万元净利体量、203%增速。
显然,业绩仍有些乍暖还寒,能否持续修复双增、真正博出个“新开始”、蜕变“里程碑”,仍要打个问号。整体看,一鸣食品仍在转型升级、迭代发力的关键爬坡期,尤验战略精准度、实操高效高质性。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新零售”业态崛起给一鸣食品带来较大冲击,尤其快速涌现的“奶茶+烘焙”店铺带来的影响更巨大,同时,一鸣食品旗下店铺的精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提升较慢。
无论烘焙还是乳饮品,新鲜直达的定位标签传播还不够。
没错,转型升级从不是轻松话题,如烹小鲜如履薄冰,一鸣食品能够死磕短板,保持转型定力值得肯定。但市场不等人、竞品用户不等人、自身业绩也不等人,如何快速消除转型阵痛、展示更多成长确定性、核心盈利性,一鸣食品、朱立科还需再快些、再精准些。
2023春天已经来了,两者的“新开始”呢?
本文为铑财原创
上一篇:世界速读:国际金价“高台跳水”!投资黄金还有机会吗?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