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叮咚买菜正式宣告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2022年二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3亿元,同比增加42.8%;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净利润2060万元。
随着叮咚买菜交卷,市场关于生鲜电商的讨论再次激荡。比如,行业动荡之迹,叮咚买菜是否已经找到盈利的正确姿势?阶段性盈利,又能否转化为长期持续盈利?
营收大涨42.8%而成本持平 第二季度阶段性盈利
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制定过盈利时间表,“力争在今年第二季度末实现长三角地区完全盈利,在第四季度全国接近盈利”。如今时间过半,第一个小目标得到兑现: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营收同比增长47.9%,也实现了盈利,正向经营利润率为3.7%。
业绩“多云转晴”,这主要得益于叮咚买菜在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增速达到42.8%。与此同时,公司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仅微增0.8%,同比基本持平。
其中,第二季度,由于客单价提升和一线人效的合理优化,履约费用同比下降9%到15.42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36.5%下降到23.2%;由于“商品力已日趋成为新的流量来源”,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47亿元,同比下降64.2%。
因此,截至第二季度,叮咚买菜毛利率为31.6%,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利润率连续多个季度大幅优化。
不过梁昌霖坦言,第二季度盈利一定程度受到疫情影响。4月以来,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先后爆发疫情,这增大了履约难度,但也让用户对生鲜电商的需求上升,从而订单量增加、客单价提升。谈及未来表现,梁昌霖表示,第三季度或现亏损,但今年期末有信心全面盈利。
前置仓竞争走向差异化 商品力已成业绩驱动力
当下,亏损仍是悬在大多数生鲜电商平台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生鲜电商市场约4000家入局者,其中88%陷入亏损,只有1%实现盈利。
叮咚买菜多次喊出盈利口号,底气从何而来?
行至当下,从前置仓这一生鲜电商细分赛道跑出的几大头部平台,战略打法已呈现差异化。东方证券(600958)指出,与“宽而广”“小而美”不同,叮咚买菜选择的是“垂而深”,通过构建商品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提高复购率和毛利率,优化盈利模式并促进增长。
商品力,这一策略在数字上的体现为——履约费用、营销费用省下来了,更多费用则投向了食品研发、农业科技和技术算法等方面。第二季度,叮咚买菜研发费用2.55亿元,同比增加23.7%。
数字之外的体现是,叮咚买菜下了很大功夫,从五个方面持续挖深商品护城河,包括:坚定提高商品品质;加大自我研发和生产,开发更多叮咚特色商品;加强用户消费趋势研究力度,提升商品开发的成功率;开发更多消费场景,定义新产品和培育新品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以开发自有品牌为例,叮咚买菜按照三个目标从高到低依次可以概括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那就要价格更低。截至第二季度,“人无我有”的叮咚特色商品达到217个SKU,叮咚王牌菜、叮咚大满冠、拳击虾、保萝工坊、良芯匠人等20多个自有品牌商品销售额占比达到17.5%。
从终端反馈看,这些叮咚特色商品备受好评,化“口碑”作“力量”,催使消费者进行复购。比如社交平台流传的“叮咚买菜红榜”,保萝工坊提拉米苏、叮咚大满冠胡椒猪肚鸡锅、蔡长青酸菜鱼等均是明星单品。
今年以来,预制菜这一新兴消费趋势火热,叮咚买菜还陆续推出了“空气炸锅美食”“素食预制菜”系列。首席战略官俞乐透露,对比疫情前,公司商品力、用户口碑、客单价以及渗透力等核心指标都有了比较大的优化。
生鲜电商市场广阔 用户留存考验平台续航能力
随着巨头的轰然崩塌,密集的关注和担忧再次砸向生鲜电商行业。但不可否认的是,生鲜电商依旧是一门前景广阔的生意。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为3117.4亿元,同比上升18.2%,疫情期间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需求较强,用户对生鲜电商行业的信任度加深,预计2023年中国生鲜市场规模达4198.3亿元。
数据同样显示,与2021年相比,65.4%的消费者消费频次增加,51.6%的消费者消费金额增加,可见消费者需求旺盛。2022年疫情下,消费者购物需求增强,生鲜电商成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行业将持续扩容。
有市场人士就此指出,需求持续增加之余,如何留下用户、提高复购率,成为生鲜电商平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关调研显示,有近八成受访者曾在生鲜电商平台买到过不新鲜的商品。产品是否新鲜且安全可靠、配送速度、客服解决问题的效率、性价比等因素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选择在线上平台购买生鲜。反过来,这亦成为平台留存客户的关键。
与市场种种忧虑不同,梁昌霖依旧坚定看好前置仓商业模式,这是由于该模式有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配送速度、能够更好的控制生鲜品质,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梁昌霖表示,“大家认为生鲜电商毛利率低,我们通过做厚做强供应链来改善;大家质疑损耗大,我们通过大的订单密度和预测、推荐技术来改善;大家觉得非标品的品质控制很难,我们通过规范流程、加大人力和技术投入,现在我们的品控应该在整个生鲜行业中都是领先的。看到用户需求,然后倒逼自己进步。”
上一篇:TCL中环宁德时代隆基绿能涨超2% 今日自选股表现分散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