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药明生物(02269.HK)高开,当日报收38港元/股,涨幅0.529%。前一日,药明生物宣布,将分拆子公司WUXI XDC CAYMAN INC.(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明合联”),并将其股份于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如果顺利完成,“药明系”控股的上市公司版图将再添一员。
全球ADC药物市场景气上行,或是药明生物推动子公司上市的原因之一。
分拆标的2022年营收同比翻3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围绕分拆子公司上市对药明生物带来的益处,药明生物在公告中表示,建议分拆可以赋能药明合联发展其致力于生物偶联物的CRDMO,并从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开始逐渐拓展至所有生物偶联物,例如多肽偶联物、寡核苷酸偶联物及化学偶联物(从ADC到XDC)。
药明生物对ADC市场持乐观态度,其进一步称,ADC及生物偶联物市场正处于增长拐点,分拆公司具有独特的优势,得以紧抓快速增长的全球ADC及生物偶联物市场的机遇,当中部分超出本公司当前业务范围。
分拆上市显然还有资金上的考虑。药明生物指出,建议分拆将允许分拆公司在更广的资本市场上拥有独立的融资平台,以满足打造全球领先的ADC及生物偶联物平台的资金需求。
相关分拆动作不会改变药明生物的合并报表范围。药明生物在公告中明确,建议分拆后,分拆公司成为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独立上市实体,并将继续为药明生物附属公司。因此,分拆公司集团的财务业绩将在建议分拆后继续合并入账至药明生物的综合财务报表。
药明生物还提到了药明合联目前的业绩占比。2022年度,分拆公司的收益及经调整纯利分别仅占药明生物的收益及经调整纯利约6.5%及不足5%。药明生物因此称,建议分拆将不会对公司的财务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药明合联主要向全球客户提供有关ADC及其他生物偶联物的一体化端到端CRDMO服务。据此次披露的药明合联招股书,药明合联2022年度实现营收9.9亿元,同比2021年翻了3倍有余,录得净利润1.56亿元,同比翻了2倍多。
新药研发流程共分为药物发现、临床前开发、早期(I期及II期)、后期(III期)和商业化生产5个阶段,2022年,药明合联38.5%的营业收入来自于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前服务,也即药物发现阶段及临床前开发阶段的生物偶联药物发现项目,另外61.5%的收入来自于IND后服务。
如果按地域划分,药明合联2022年的营收有44.9%来自于北美,其次为中国,占比30.9%,欧洲和其他地区占比17.7%和6.5%;来自北美的收入占比近三年连续增加,来自中国的收入占比连续减少。
营收和净利润水平可观的同时,药明合联的毛利率水平却呈现较大波动。招股书显示,2023年前三个月、2022年和2021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4.3%、26.4%和36.5%。对此,药明合联解释称业务规模的增长提升了规模经济效益和毛利率;2023年前三个月毛利率下滑系抗体中间体生产方面的外包成本增加导致。
药明合联称,由于业务量激增,公司于2021年开始对外外包抗体中间体的生产,这大幅增加了间接生产成本及间接费用。“我们正在建立自身的抗体中间体产能,并计划逐步减少外包抗体中间体的生产,预计此将改善利润状况。”药明合联表示。
ADC赛道景气度高企
在招股书中,药明合联对自身经营情况及财务数据等进行披露的同时,重点提到了公司所处的业内领先地位及目前ADC领域的发展前景。
据了解,ADC等生物偶联药物是区别于小分子药或生物药的一个独特药物模式。东北证券研报显示,ADC可以选择性地将强效化疗细胞毒素直接投递到肿瘤细胞来发挥功能,在经历三代技术迭代,现阶段抗体偶联药物已经能够做到低毒性基础上定向杀死肿瘤细胞,同时旁观效应可以更大程度上保证肿瘤临近细胞的清除。
药明合联招股书显示,在癌症领域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后,目前正开发的生物偶联药物还被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代谢紊乱疾病等其他治疗领域。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球有222款ADC候选药物已进入临床阶段,2022年全球有57款ADC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ADC领域的火热从全球授权交易和收购数量也可看出。招股书显示,自2022年以来,已有100多宗涉及ADC的交易,包括最近公布的辉瑞公司以总价约430亿美元收购Seagen Inc.。
就ADC外包市场而言,招股书显示,ADC等生物偶联药物的开发需要拥有在生物药和小分子药物方面的一系列跨学科能力,而大多数生物制药公司不具备相关能力。因此,生物偶联药物开发的外包率达到约70%,远高于其他生物制剂34%的外包率。
药明合联特别提到,2022年以来与海外合作伙伴达成14项ADC对外授权交易涉及的10家中国医药及生物技术公司中,有8家为药明合联客户。全球来看,ADC外包服务市场呈现出相对集中的格局,药明合联拥有约9.8%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位于首位的公司拥有21.4%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细分领域热度提高,内卷之势隐现。东北证券分析师指出,随着众多企业进入ADC领域,如何做到差异化或是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靶点方面HER2由于其适用癌种范围广,单抗技术成熟等原因,在靶点方面占有绝对主导,目前HER2靶点药物均超过了25%占比;剩余的靶点中,EGFR、Trop2、CLDN18.2热度最高。
“一拆三”后药明系上市公司或再添一员
自2007年药明康德实现美股上市后,药明系在主营业务发展壮大的同时,资本运作也从未停止。2015年,药明康德因股价低迷启动美股私有化退市,转战中国资本市场,当年5月,药明康德拆分出以CDMO业务为主的合全药业挂牌新三板;2017年6月,被剥离出的大分子业务主体药明生物完成港股上市;2018年5月,小分子业务主体药明康德(603259.SH)完成国内A股上市;同年12月,药明康德(02359.HK)完成港股上市。
就这样,药明康德“一拆三”后,市值总和大幅增加。华西证券官方公众号2021年文章显示,药明康德系列拆分成该领域分拆运作的先行者,在过去五年时间,其总市值实现从200余亿到5000亿的巨幅增长。
资本运作取得成功的同时,药明系背后的掌舵者却因频繁减持被诟病。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药明康德实控人控制的G&C VI Limited等公司从2022年三季度到2023年一季度,连续3个季度减持上市公司股份,仅2022年12月19日到2023年1月18日间,实控人方面减持比例就达到2.1956%,合计套现近55.25亿元。
围绕之后的增长战略,药明合联提到将利用公司的全面综合平台以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等,同时要引领由ADC到XDC的行业发展,即从传统ADC到更广泛的生物偶联药物(XDC)的转变及适应症扩展。围绕公司在XDC领域的布局及行业整体现状等问题,银柿财经询问了药明生物方面,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