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险 >
事关4亿人数千亿元保费 重塑“带病体”保险
来源:和讯新闻     时间:2022-09-26 09:39:18

曾经行业主推终身重疾险的业务逻辑被一些人士精辟地概括为“撇奶油”,针对中高端用户,卖高价值产品,赚取高额利润,然而针对最需要保险保障的中低收入人群,保险业却长期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产品的诞生、流行打破了原有的“撇奶油”的刻板印象,下一步,如何更好的服务广大慢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大力发展“带病体”保险,则是摆在保险业面前的另一道难题,是保险业进一步深入“下沉市场”必须攻克的难题。

“带病体”或许也是挽救当下健康险颓势的重要契机——曾经长期被保险业视为主力产品的健康险,尤其是重疾险,在近年却成为了负增长的“先锋”,一直到2022年,重疾险新单保费仍在以两位数的速度掉头向下。事实已经一再证明,市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低垂的果实不再,要想再创辉煌,就必须要走一条难走的路——拼真本事的时候到了,而“带病体”保险,无疑正是高度考验险企风险管控能力的一类险种。

上一篇文章《事关4亿人数千亿元保费,这一健康险蓝海市场不容错过|重塑带病体保险①》提及,据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数据,全国慢病人群数量已超4亿人,1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34%,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60%,按照4亿“带病体”人群年度人均保费1000元保守测算,未来可待挖掘的“带病体”健康险市场年度保费空间也将超过4000亿元……然而,现实却是一直到2020年,“带病体”保险保费也只有约500亿元,仅占当年健康险保费约6%,“带病体”人群保障缺口依旧明显。

2035年左右中国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彼时“带病体”人群数量势必进一步增长,“带病体”保险前景广阔,会是健康险最后的机会吗?

重塑“带病体”保险系列文章,共计两篇,在第一篇文章中,回顾了自2015年国内首款“带病体”保险诞生以来,该类险种的发展历程,以及多方对发展该类险种所表现出的浓厚的兴趣,是对历史的回溯;第二篇文章,则将聚焦当下,围绕带病体保险展现出的发展趋势,以及问题,进行深度分析。

通过第一篇文章对我国“带病体”保险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政策层面的支持鼓励,保险公司近年来的积极布局与创新供给,亿级“带病体”人群减轻支付压力和提升健康保障水平驱动下的巨大潜在需求,慢病管理能力提升背景下“带病体”保险融合慢病管理的创新探索,以及医、药、健、险等大健康产业链协同正在为“带病体”人群提供全面、多元保障的实践。

不过在“带病体”保险持续创新和探索实践的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当前发展中仍面临诸多痛点,为产品的迭代创新、与基本医保的紧密衔接、对“带病体”人群的精准触达、服务和保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等带来制约……

国内“带病体”保险探索呈现五大趋势

尽管仍存在诸多痛点,但在政策积极推动和行业主动转型背景下,尤其在拓展“非标体”健康险市场成为行业共识,医药健康产业链与保险协同及衔接取得明显进展,“老龄化”加速演进叠加“带病体”年轻化趋势下潜在需求空间持续增长,以及“带病体”医疗支出对医保负担愈发沉重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带病体”保险近两年发展热度明显提升,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在多方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带病体”保险正在多个方向积极探索尝试,寻求创新突破。在我们的梳理、观察以及与部分行业主体的交流探讨中,多个维度的新发展趋势正逐步显现:

趋势一:扩面提质,拓展覆盖人群,提升保障水平

拓展覆盖人群

“扩面”,即拓展“带病体”产品覆盖人群,真正实现4亿“带病体”人群中多数人“有险可保”。

具体而言,包括拓宽投保年龄,尤其是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保障覆盖;拓展覆盖病种、职业及区域限制等。同时可探索针对特定区域(地方病)、特定职业(职业病)等人群的专属“带病体”保险。

在我们梳理的2021年至2022上半年各大保司推出的30余款产品中,约80%投保年龄上限为 60岁;但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的产品中,已有近40%将投保年龄拓展至65岁至75岁。进入2022年,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产品持续拓展投保年龄和覆盖病种,提升单一产品覆盖群体,让保险惠及更多“带病体”人群。

2.提升保障水平

“提质”,即拓展保障范围,提升保障程度,切实降低“带病体”人群疾病负担。包括增加和提高既往症责任、门诊责任、特药责任、器械责任等,以及降低产品免赔额、增加慢病管理服务等。

2022年上半年我们已经看到有产品增加包括特需医疗、海外医疗、门急诊医疗、救护车费用、手术意外保障、药品不良反应保障、特药等责任,且提供更加全面、可及和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尤其是部分产品提供的家庭医生、健康管家等实体医疗团队专业服务,进一步提升投保人群的体验感和获得感。通过产品责任的拓展和提升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通过更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感及疾病管理能力,进而降低并发症及重症风险,一升一降间,凸显保险的温度。

趋势二:融合创新,医药健险融合满足多元需求,产业协同赋能助力产品创新

医药健险融合满足多元需求

糖尿病、高血压等“带病体”人群需长期用药,对病程管控类药物有高频和持续需求;随着检测技术进步,微型甚至植入式检测设备将更好的满足“带病体”人群的高频和持续检测需求;

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供给方,承接“带病体”人群诊疗需求,且随着年龄增长,并发症风险升高,对医疗机构需求度将同步提升;

随着慢病管理技术进步带来慢病管理效用提升,“带病体”人群对慢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将持续提升;

作为解决并发症及重症引发的大额医疗费用风险的重要工具,随着“带病体”保险持续迭代优化,将有效满足巨大的、必将持续释放的“带病体”人群风险保障需求。

从“带病体”人群实际需求角度,其对药品、检测、医疗、慢病管理、保险的需求不是割裂的,如上述需求对应多个供给主体,将极大增加获取成本,影响获取体验;

同时,药品、检测、医疗、慢病管理、保险是相互衔接的,前四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对“带病体”的疾病管控和健康维护,保险解决支付问题并促进前四者的融合衔接;

最后,从以客户为中心视角出发,降低“带病体”人群负担及整体风险,需要从其就医、用药、检测、病程管理及支付等多环节入手,链接医-药-检-险及慢病管理五方,打通数据、场景、产品、服务等多要素,融合五方优势能力,满足“带病体”人群合理用药、精准便捷检测、加强病程管理、管控并发症风险、降低医疗支出负担等多元需求,协同发力做好“带病体”人群综合保障。

保险作为支付方,无疑是最佳也是最适合的服务整合方。未来“带病体”保险一定是融合医疗、药品、检测、慢病管理等多项服务的综合保障产品,通过一款产品,一站式满足“带病体”多元需求。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