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 >
宿城:“穿针引线”勾勒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来源:江苏经济报     时间:2022-07-11 10:22:03

“家门口就有公立医院、菜市场、超市,到公园里散散步、跳跳广场舞,很是方便,城里人都羡慕我们的生活。”谈起如今的幸福日子,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将军里社区居民王书梅满心欢喜。作为市、区两级重点建设的现代新型小城市,龙河镇统筹推进六大类59项重点项目建设,以小城市建设“穿针引线”勾勒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一排排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个个乡愁脉脉的美丽乡村游人如织、一颗颗饱含希望的良种开花结果……乡村振兴路上,宿城区一直运筹帷幄、步履铿锵。“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宿城样板’。”宿城区委书记陈伟表示,紧扣“高标准打造城市核心区”目标定位,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推动全市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宿城贡献。

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走进王官集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蝴蝶兰大世界里花香四溢,工作人员正在成花展销区进行直播,朵朵“致富幸福”花绽放出美丽经济。据了解,该项目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蝴蝶兰组培中心,计划总投资约11亿元,已建成20万平方米智能连栋温室大棚,每年生产各种组培苗6000余万株、种植苗1200余万株,预计年产值8.6亿元,致力打造为集品种研发、种苗繁育、栽培种植、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现代化兰花综合生产基地。

“项目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部分温室大棚采用企业和经营主体(农户)联营的方式,由企业统一提供温室大棚、种苗、技术、管理、销售。”王官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晓聪介绍,每个经营主体(农户)每亩每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带动就业650余人,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150余万元,实现强村富民,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宿城区围绕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的生动写照。作为宿城区西片区国家农业公园和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的重要节点项目,王官集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内汇聚蝴蝶兰大世界、国沣农业、四季采摘等9个特色农业项目,逐渐形成集观赏种植、采摘体验、农业科普、食品加工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产业体系。

多彩的季节,宿城沃野处处洋溢丰收的喜悦:高标准农田上,稻苗茁壮、长势喜人;现代设施大棚内,瓜果飘香、采摘正忙;农副产品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穿梭……宿城区从容运笔,绘就产业布局蓝图:西片区以创建古黄河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突出农文旅融合,全域打造长三角新型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南片区以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抓手,做大做强种源农业、精品果蔬、复合种养,全力打造长三角优质“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宿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广军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区新签约农业重大项目26个、总投资30.2亿元,建成市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5个,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单位。

引领现代农业“新征程”

正值“三夏”农忙时节,从地上“跑”的到天上“飞”的,机器作业声响彻宿城田间地头,多种智慧农机大显身手。“秧苗插得又直又均匀,后期管理更方便。而且机器能自动计算路径,提高插秧效率,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宿迁市心雨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友志高兴地说,今年使用无人插秧机种植水稻6000余亩,为农业生产增效省力。

近年来,宿城区以智慧农业作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深度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管理能力,在拓宽农民增收、农村致富渠道的同时,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也不断提升。

广袤田畴间,高效、生态、科技,已经成为宿城区现代农业的显著标签。该区聚力打造种源农业新高地,充分发挥绿港、中江、瑞华等种业企业示范引领,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建立3个种子资源库,拥有番茄、辣椒、稻麦等种质资源1万余种,两年内新扩建良种繁育基地3万余亩,良种覆盖率达98.5%,2021年种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2.29亿元,占全市55.8%;提升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巩固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重点支持精量播种、精准施药等绿色高效机械装备,积极推广设施果蔬、水产养殖等特色农机装备,全区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62.5%;以“宿有千香”区域品牌为本底,放大“洋北西瓜”“陈集葡萄”“花园酥梨”等5个国家地标产品品牌效应,获批农业农村部认证绿色食品67个,龙河(罗圩)创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科技加持,让宿城区现代农业焕发出蓬勃活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脉搏”强劲有力。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顾宇表示,围绕“三高一低”创建模式(依托高科技引领,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聚焦高标准建设,打造设施农业和生态产品标准输出者;锻造高品质农业,打造长三角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突出低接口输出,打造联农带农富农产业模式引领者”),该区全力打造西部农旅融合片区、南部绿色果蔬片区、成子湖生态种养片区,探索一条具有宿城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新模式、新路径。

X 关闭

X 关闭